全球科技大公司爭相進軍醫療保健業

人氣 9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傑多倫多綜合報導)醫療保健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市場巨大,並隨著人口的增加及老化而增長。蘋果、谷歌、微軟和三星等大公司近年來相繼推出健康管理平臺,搶奪醫療保健市場,臉書也不甘示弱,將很快啟動健康軟件平臺開發計劃,幫助用戶實時追蹤個人健康狀況,預防疾病,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IT大公司的健康管理平臺將移動計算、雲數據分析和可穿戴設備整合起來,為人們提供更為準確和高效的健身和醫療保健服務。它通過可穿戴設備(如蘋果iWatch和谷歌眼鏡)的傳感器實時監控和收集佩戴者的體征數據,並同步到雲端,根據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健身建議和醫療保健服務。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可穿戴設備每天都能夠採集大量的體征數據, 這些數據不同於人們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中獲得的數據,因為體檢所得到的數據,有的可能不能反映身體的真實狀況,有的反應的情況對治療來說可能為時已晚。而可穿戴設備每時每刻都在對人們的身體進行監測,如果身體出現了異常情況,人們將能夠及時或更早地發現,並提前採取防護措施。

通過健康平臺,人們不僅可以跟蹤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可以把健康數據與醫生分享,如有異常,醫生可及時處理或治療。在不久的將來,人們聽到醫生利用谷歌眼鏡或蘋果HealthKit來輔助診斷時,將不再驚奇,而認為是一種更加合理和更加可信的做法。

《路透社》報導說,蘋果、谷歌、微軟和臉書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知名高科技公司,有巨大用戶群。他們的健康平臺如能達到預期目標,那將大幅降低人們的醫療保健費用。不過,健康平臺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用戶隱私權問題。

蘋果涉足醫療保健

蘋果公司新推出的iOS8系統提供健康追蹤服務,用戶可用其手機內的Health保健及健身類應用程序收集心率、熱量消耗、血糖值等數據,用這些健康數據來追蹤和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Health應用程序內置一個「應急卡」,其中包含用戶重要的健康信息,如血型和過敏史等,這些信息可直接在 iOS8的鎖屏上顯示出來。

iOS8同時提供健康應用工具包HealthKit,它可以讓各種保健類應用程序與Health應用程序相互配合和分享數據,讓個人健康數據發揮更大的作用。用戶可以將自己的血壓數據通過某家醫院的應用程序與醫生分享,如果血壓有異常,醫生可及時跟進處理。

據《路透社》報導,蘋果公司正在與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的馬約診所(Mayo Clinic)進行合作,試圖讓iPhone用戶與自己的醫生分享健康數據,對個人健康進行更好的監護。手機用戶測量的血壓等數據會顯示在HealthKit當中,同時醫療專家可以看到這些數據,並據此判斷是否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並考慮是否有必要進行治療。

谷歌保健研發計劃

據《福布斯》報導,谷歌在今年6月份的Google I/O 大會上宣佈了公司的醫療健康平臺Google Fit,用來收集用戶健康數據。該平臺包含傳感器接口,能通過可穿戴設備和健身追蹤器收集心率和計步等數據。

通過建立數據中心,Google Fit健康平臺上端連接軟件開發者或製造商,下端連接手機用戶。如果用戶授權,Google Fit收集的健康數據可以被醫生和開發者等第3方分享。

對於關心健康的大眾來說,每天記錄身體狀況並獲得分析,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事情。不過現在可穿戴仍然要解決數據可用性的問題,目前大多數設備只能做一些粗淺的測量。有使用價值的數據分析還需要一段時間。

除了醫療健康軟件平臺,谷歌還投入巨額資金研發智能血糖監測技術。公司已經研發出能夠監測血糖水平的「智能」隱形眼鏡,通過一套LED系統,用小燈閃爍的方式對用戶血糖過高或過低進行警告。谷歌正在尋求合作夥伴,計劃把這款隱形眼鏡推向市場。不過,一些分析師認為,谷歌的隱形眼鏡的大規模商用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三星健康平臺SiMBAnd

三星公司最近發佈了名為SiMBAnd的移動健康平臺,該平臺支持智能腕帶和其他移動設備。公司正在與技術創新公司合作研發非侵入式智能血糖監測設備,為Galaxy Gear智能手錶開發「紅綠燈」系統向用戶發出血糖警告。三星風投公司對血糖監測領域進行了多筆投資,例如,公司的數字健康基金已經向以色列糖尿病服務平臺系統Glooko投資了700萬美元。

微軟的醫療保健研發計劃

微軟在2012年推出Healthvault健康保健系統,可以存儲用戶所有的健康數據,包括醫療處方。該系統還能與體重計、血壓儀、血糖儀以及Fitbit之類的可穿戴設備同步。用戶還可以選擇與醫生或第3方分享部份或全部數據。

臉書不甘示弱 瞄準醫療保健

據《金融郵報》報導,要求匿名的3位消息人士透露,蘋果、谷歌和微軟涉足醫療保健業不久,臉書不甘示弱,也計劃朝醫療保健領域邁出第1步。不過,項目還在規劃中。

臉書正在探索打造在線「支援社區」的可能,把患有各種疾病的用戶聯繫起來。另外一個方案是,臉書正在考慮建立1個小規模軟件團隊,開發新的「預防保健」應用程序,幫助人們改善生活方式。

消息人士稱,臉書最近幾個月已經與醫療行業專家和企業家舉行了磋商,計劃建立一個專門開發及測試健康應用程序的研發部門。不過,目前仍處於信息收集階段。

醫療保健歷來是臉書感興趣的一個領域,但在許多關鍵產品上,臉書未能捷足先登。臉書高管們最近意識到,醫療保健可以用來增加用戶與公司網頁間的互動,增長公司收入。

2012年,臉書推出的「器官捐贈者狀態」欄目獲得意外成功。據《美國移植雜誌》2013年6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臉書調整個人資料頁面、允許用戶說明自己的器官捐贈狀態的當天,美國有13,054人在線註冊成為器官捐贈者,這一數字比此前的日平均註冊量616人高出20倍。

一名臉書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產品開發團隊注意到,身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會上社交網站尋找建議。此外,PatientsLikeMe等病人網絡的擴張,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網上分享病癥和治療經驗。

與此同時,臉書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可能加大他個人參與健康保健工作的力度。最近,Zuckerberg和他的妻子Priscilla Chan向加利福尼亞大學三藩市的Ravenswood健康中心捐贈了500萬美元。

個人隱私成健康平臺一大難關

由於涉及隱私權,谷歌、蘋果、微軟和臉書等IT大公司搭建健康管理平臺一直步履艱難。如何處理好用戶的隱私數據而能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審核是健康平臺面臨的一大難關。

谷歌此前曾經嚐試性地搭建過一個Google Health的健康門戶網站,但由於用戶不願意分享數據,該網站在2012年被關閉。谷歌的新健康平臺Google Fit也面臨隱私權問題,因為新平臺通過可穿戴裝置獲取的步數、心率和體溫等健康數據需要與第3方分享,因此有洩漏隱私的可能。

去年底,蘋果公司高管與FDA就公司的自動血糖監測系統的監管進行了商討,是否達成協議還不清楚。臉書在隱私問題方面也飽受指責,公司涉足醫療保健領域也將面臨嚴峻挑戰,公司此前曾經就「用戶數據的不恰當使用」的做法向用戶道歉。

但臉書正在為減輕用戶隱私擔憂而作出改進。消息人士稱,臉書在首款健康應用程序上允許用戶使用不同的名字,公司還允許用戶不使用真實名字而用化名。目前尚不清楚臉書是把用戶的醫療保健相關信息分享到「支持社區」,還是將提供給外部專家使用。

醫療軟件及服務提供商Evolent Health公司執行長Frank Williams表示,「人們需要匿名,以保障他們的個人數據和評論不會分享給在線聯繫人、廣告商,或者製藥公司。」◇

責任編輯:文鳳

相關新聞
發現宇宙奧秘 吳丞哲創量子共振器/威柏爾科技醫學
奇異醫療保健事業 單挑三星
加國醫療保健體系有得讚 多市醫生給華府上課
過敏季節怎麼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