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膨達到五年最低引發加速寬鬆猜測

【大紀元2014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綜合報導)中國通膨11月份達到五年來最低,點燃外界預期北京將更加積極的阻止放緩經濟的通縮風險,這向多天上漲但是週二下跌的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消費者和生產者11月份的通膨數字比預期更加疲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僅僅上升1.4%,這是五年來最低速度。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33個月下降,並加速下滑到同比負增長2.7%。

《華爾街日報》12月10日報導說,遲滯的國內需求,食品價格上漲放慢,油價和其他全球商品價格下滑可能也是造成疲軟數據的因素。

美國美林銀行經濟學家陸挺分析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和疲軟需求是通膨下降的肇因,但是他相信,最近通膨數字下滑主要的驅動力是全球油價和其他主要商品價格暴跌。低通膨讀數對於人民幣會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經濟學家分析說,整體需求疲軟,拖累了消費者價格指數。PPI受到的通縮壓力相當大。他們預測12月份的CPI和PPI可能繼續下降。通縮風險已經明顯增加。

路透社12月10日援引澳新銀行經濟學家的研究報告說,「PPI通縮清楚暗示中國企業在經濟放緩當中掙扎。」

「資金的真實成本接近10%,這將進一步擠壓利潤率並增加債務負擔。」

經濟學家預測降準

路透社報導說,投資者自從2013年以來一直在呼籲中共放鬆貨幣政策以支撐增長,隨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繼續放緩,這種呼籲變得更加大聲。

中國現在正走向自從1990年以來最虛弱的增長,政府內部人士說GDP和通膨目標在下一個經濟會議上可能被修改。

中共央行擱置任何大型變動,直到11月21日。當時它意外降息,經濟學家猜測監管機構受到內部經濟數據審查的震驚,尤其是通縮風險的跡象。

外界廣泛認為,降息點燃了投機性股市上漲。中國股市最近呈爆炸式上漲,直到週二急劇回落。

週三股市再次強勁走高。上證綜合指數尾盤強攻上升3%,交易者判斷政府將通過降準增加現金流入經濟。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寫道,「我們相信下一個行動將必須是降準,以便重獲政策的效應和信譽。」

一些人預期降准將發生在年末以重建企業信心。

降準估計將把2.37萬億元新的基礎貨幣投入系統,這是一個龐大的數目,將給仍然掙扎在2009年刺激方案遺留下的資產泡沫和工業產能過剩當中的經濟帶來衝擊。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靜元:降息能挽救中國經濟嗎?
劉孟奇:央行降息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
過去五年中國有大約一萬億美元不知去向
中共徵求存款保險條例意見 內部博弈21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