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攝上帝之手 NuSTAR再獲最清晰太陽照片

人氣 30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綜合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原來專用於觀測太空黑洞的核光譜陣列望遠鏡——NuSTAR,現聚焦太陽,拍攝出目前最清晰、富有魅力的太陽X射線照片。之前,NuSTAR曾拍攝到一隻「上帝之手」(Hand of God)。

航空航天局使用兩種望遠鏡觀察到的太陽表面合成圖象,其中,藍綠色區域為NuSTAR拍攝的X射線影像;紅色部分是用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拍攝的紫外線影像。據《國家地理雜誌》12月22日的報導,上述兩種觀測合成圖提示,這些X射線不全是太陽表面的活動區域(弧環及渦旋)所產生,但是卻在活動區形成射線束。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天體物理學家伊恩•漢那(Iain Hannah)解釋道,雖然這些射線圖象看上去是一樣的結構,實際上是由不同溫度的不同物質組成,「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些加熱現象的確切機制。」

深入研究太陽:NuSTAR將提供更多信息

12月22日的天文信息網站space.com援引航空航天局官員的話說,這是迄今為止最清晰的高能X射線圖象,將和其他圖象為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的研究者大衛•斯密斯(David Smith)說:「我們將運用NuSTAR從一個獨特角度觀察太陽,從其最深部位一直看到表面大氣層的最高處。」

例如,對於一直困惑的「日冕加溫問題」(Coronal Heating Problem),這是指太陽外的大氣層溫度180萬攝氏度,遠遠的高於它的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推測和毫微耀斑(Nanoflares)有關,NuSTAR是唯一可以探測這種微弱現象的裝置。

斯密斯表示:「NuSTAR可能非常靈敏地獲得太陽大氣層中發生的最微弱的X射線活動,也能很敏感地探測到毫微耀斑(Nanoflares)。」

NuSTAR還可能通過觀察太陽,揭示暗物質的一些性質。大約占宇宙物質80%的暗物質既不發光也不吸收光,無法直接觀測。但是,科學家推測暗物質會產生一些奇異的粒子,如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軸子和惰性中微子等。因此,探測這些粒子,可以間接觀察暗物質的存在。

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員說,如果能觀察到軸子的存在跡象,如太陽中心有X射線斑片狀集束(patches of X-ray),就說明有軸子存在。

另,據NuSTAR網站(nustar.caltech.edu)12月22日的消息, 斯密斯曾提出用這個可以探查黑洞的高能X射線望遠鏡觀察太陽的想法,但是未被接受。

NuSTAR首席科學家菲奧娜•哈里森(Fiona Harrison)說:「一開始,我覺得這個想法簡直太誇張了。怎麼能用我們設計觀察深太空的最靈敏的高能X射線望遠鏡,觀察自家後院?」

後來,哈里森接受斯密斯的解釋,NuSTAR是目前唯一可以不受太陽強光影響而又能觀測到微弱射線現象的望遠鏡,NuSTAR可能會有助於解決長期存在的太陽謎團,比如「日冕加溫問題」。

NuSTAR曾見「上帝之手」

NuSTAR曾拍攝到一隻「宇宙巨手」。(NASA官網擷圖)

NuSTAR是2012年6月發射到外太空的第一架高能陣列X射線望遠鏡,專注於探索宇宙中活躍的黑洞情況。

令人驚奇的是,2014年1月份,NASA公佈了一張由NuSTAR拍攝到17,000光年遠的一顆恆星爆炸遺骸的圖象,看起來就像是醫院X光片拍攝的人手,而被天文學家稱之為「上帝之手」。 而美國太空總署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在此之前也曾使用低能X射綫拍下「上帝之手」的奇景。

航空航天局在其網站寫道,「這張新攝的X射線圖象中,你能看到手的形狀嗎?」這隻宇宙巨手是PSR B1509-58的恆星爆炸後產生的脈衝星風星雲。該星雲是由於轉速極快(每秒轉7圈)的恆星殘骸——脈衝星PSR B1509-58在旋轉時向周圍噴射的粒子風形成的。這些粒子與附近的磁場發生相互作用而發出X射線,經過NuSTAR的成像,看起來就像一隻張開的大手。脈衝星PSR B1509-58本身在圖片中是看不到的,只能判斷它在白亮區域的附近存在。

科學家不清楚的是,這隻「上帝之手」是粒子與宇宙磁場的相互作用結果,還是粒子星雲的本身形狀。**

責任編輯:林秀璟

相關新聞
宇宙暗物質  台中研院找到新證據
暗物質新發現 有助解開宇宙之謎
神秘力量改變宇宙 現有科學體系或發生革命
暗物質新解  台大助宇宙生成解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