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 :財癮與毒癮

夏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2月15日訊】馬年到,中國新年現在在西方社會已經廣為人知。我還糊糊塗塗地搞不清年三十是1月31號還是2月1號,一位法國朋友,從前的同事已經在1月31日那天給我發來一份電子郵件,祝願我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有很多很多的幸福和金錢。看來這位老兄對中國新年不是一般的瞭解,還瞭解得很細。除了知道年三十要守歲,年初一是新年之外,還知道中國人對新年的祝願是發財。

不知道其他民族過本民族新年時,有沒有祝願親朋好友發財。但不管有沒有,這個世界是一個崇尚財富和名利的世界。而且經常將發財和幸福等同起來,有錢就是快樂。

在新年裡,讀了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倒是第一次聽到了對財富的獨特的看法。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華爾街的貪慾恰如毒癮。作者是一位前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員Sam Polk,在華爾街工作了8年之久,年輕而富有,僅是獎金就年入幾百萬。作者對追求財富的人的看法,與這個社會的看法很不一樣,他認為這是一種像毒癮一樣的精神疾病,財癮與對毒品上癮或對酒精中毒沒甚麼不同,狂熱地往自己的存摺上再多添幾個零,與吸毒者再吸多一口毒品,或酒鬼再來一杯,那種感覺是一樣的。

這個人自己也有吸毒和酗酒的經歷。他少年時家境不富裕,脾氣暴躁的父親對金錢有極大的幻想,也造成了他對金錢的嚮往。他大學畢業進入華爾街之後,就玩命地工作,拚命地往上爬,當上了很賺錢的債券和信用違約掉期交易員,一年拿360萬獎金還嫌少。在2008年股票市場全球崩盤時,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在損失金錢,但他卻通過賣空高風險公司的衍生品,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錢。從外表看來,他是這個社會公認的年輕有為的富翁,但金錢和對金錢的無度追求,卻沒能給他帶來內心的安寧和幸福,他有的是妒忌、不平、野心和空虛。

在拚命追求金錢的過程中,他也隱約感覺到他的心理輔導員對他的評價也許是對的「我也許在用金錢使自己感到強大,就像我用毒品和酒精這麼做一樣」。但最終讓他醒悟的,是他那些富得離譜的老闆們,幫他看到了無盡財富的局限。這些人富的可以買下一個國家,但仍然擔憂、浮躁,害怕自己遭受任何金錢損失。

他終於辭職,離開了這個世人羨慕而醜陋的華爾街。但他的財癮,還是需要3年才戒掉,而他戒毒癮和酒癮才用了一年時間。他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幫助窮人和弱者上,還成立了一個Grocery ships的非營利項目,幫助為肥胖症和貪食症所折磨的窮人家庭。他說,「我比以前快樂多了。我感到自己好像真正做出了貢獻。」

看完這篇文章,真為這位年輕人的清醒而高興,可惜這樣的人如鳳毛麟角。當代社會,尤其當今中國,甚麼土豪官豪、富二代、紅三代,人人為錢要死要活,假貨滿街,陰霾漫天仍不知收手。真希望有一天,這些癮君子們能夠清醒過來,真正享受一種正常人的生活,真正能為社會做一些有用的事和得到內心真正的安寧。

相關新聞
夏林:貴國貴省貴市
夏林:加拿大大兵點滴
夏林:李嘉誠與哈珀
夏林:把腳放進嘴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