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樓市降溫 專家不看好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寶睿報導)上海自貿區樓市急劇降溫,民眾失去信心。自貿區限制多,專家稱金融開放難在上海「破題」。

上海自貿區樓市降溫 民眾失去信心

中共總理李克強從去年3月開始推上海自貿區,到去年8月22日獲批以來,上海自貿區一直備受熱議。外高橋、川沙祝橋及臨港新城等板塊,是上海自貿區的主要房產。在自貿區掛牌前後,發展成熟的住宅市場一度成為市場熱點。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陽光城置業顧問俞花說,在自貿區獲批後,其周邊二手房均價從以前的1.4萬左右暴漲到4萬,一手房像仁恆、綠城等價格漲到了5萬到7萬。

上海中原研究諮詢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8月自貿區掛牌前,外高橋地區的一手房平均月成交量在1.3萬平方米,9月成交量達到峰值為5.5萬平方米、成交均價34611元/平方米。

但進入2014年以來,隨著各地樓市的降價潮,自貿區房產也出現了降溫。

上海中原研究諮詢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自貿區樓市從去年10月便開始逐步降溫,目前已經進入調整期,外高橋地區部份開發商正著力推出少量特價房,價格調整幅度接近15%;外高橋二手房價格也在3月份悄然下調1000元/平米。

21世紀不動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12日,臨港新城板塊新房成交面積為0.8萬平米,同比下滑5.8%。與之相比,外高橋板塊下跌勢頭更為明顯,同期板塊成交新房同比大幅下滑38.1%,甚至超過全市整體跌幅36.1%。

上海自貿區房地產的急劇降溫,說明了投資者對其失去了信心。《中國經濟週刊》報導,上海中原研究諮詢部總監宋會雍表示,沒有特殊的產業導入、沒有特殊的稅費優惠、沒有大規模的開發投資。社會此前預期的繁華景象,一點一點地在期待中喪失耐心。

自貿區限制多 金融開放成夢想

上海自貿區將在大陸率先探索外資「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就是只要沒有進入這個清單的內容,外商以及內資企業就都可以投資。不過,此前市場熱傳的針對某些企業15%的稅收減免政策並未列入最終的自貿區總體方案中。

在金融領域開放這方面,全面開放投資領域、人民幣自由兌換、建立獨立工會等,具體的金融政策尚待相關監管部門一項一項的批准。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認為,金融領域很多的改革機會條件已經成熟,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難推開。中共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綜合室主任王海峰表示,金融開放的具體細則可能很難在上海「破題」。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樓市量價齊跌 專家:房價跌到谷底前別指望「救市」
大陸10多起房企資金鏈斷裂 倒閉潮蔓延各地
中國樓市庫存量巨大 或有更多房企倒閉
杭州房市競比降價 無錫購60平米房可落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