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侵占克島 意在數萬億美元海底能源

人氣 10

【大紀元2014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報導)今年三月當俄羅斯侵占克里米亞島後,不僅吞併了克島,還獲取了三倍以上規模於克島面積的海域下潛在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海底資源。

俄國併吞克島時,看似並未聚焦石油和天然氣,但俄國領海擴張後,外界對黑海水域能源的關注逐漸升溫。俄羅斯悄悄地霸占了原屬於烏克蘭的豐富海底能源,對於希望能源獨立的烏克蘭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俄羅斯早在一年多前,即已試圖在與烏克蘭共享的海線區域內開發能源資源,但未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歐亞安全研究專家塞維特茲(Carol R. Saivetz)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它(俄國)剝奪了烏克蘭開發這些資源的可能性,使烏克蘭更容易受到俄羅斯的壓力。

法國國家海洋組的歐洲和國際事務主任李里科拉斯(Gilles Lericolais)表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島,「 明顯地」是為離岸財富演的一齣戲。

埃克森美孚、荷蘭皇家殼牌等大型石油公司已探勘了黑海,而一些石油分析家們說,此處的能源蘊藏量堪比北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LDEO)的海洋地質學家站瑞安(William BF Ryan)表示,莫斯科獲取黑海,令其得到可能是地底深層「最好的」石油蘊藏量。

俄總統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17日在莫斯科說,俄國吞併克島,與能源資源無關,還補充說,比起俄羅斯所有潛在獲得的利益,他們甚至不關心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分析師們說,國際經濟制裁抑制俄方獲得西方資金和技術,可能減緩俄國探勘黑海和亞述海能源。但俄國已接管了克島的烏克蘭國家天然氣公司,瞬間為俄羅斯探勘黑海增加助力。

華盛頓詹姆斯敦基金會的歐亞事務高級研究員蘇科(Vladimir Socor)說,「俄羅斯表現積極,它已經奪取了兩艘鑽井船。」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允許沿海國家,可開發海岸延伸至200海里,也就是該國水域內370公里(230英里)的專屬經濟區。在此區域內,該國可以探勘、開發、保護和管理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深海自然資源。

黑海油田受到關注,主要因為油田位於淺水區。

僅僅在兩年前,一艘巨型鑽油船在羅馬尼亞外海半英里深的海床岩層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天然氣田。

2012年4月,時任總理的普京與意大利能源巨頭埃尼公司(Eni)簽署協議,探勘俄羅斯黑海東北部的經濟區。

2012年8月,基輔宣布與埃克森公司開採黑海水域的石油和天然氣。

俄羅斯早已覬覦黑海能源,當俄羅斯3月18日併吞克里米亞,同時發布了克里米亞和俄聯邦的新條約,文件中暗含依國際法,「重新繪製黑海和亞述海的經濟海域」。

美國正在利用其所有可能方式,來阻止俄羅斯發展其吞併海域的行動。上個月(4月),它加強了對克里米亞島的烏克蘭國家天然氣公司Chernomorneftegaz的制裁,因為該公司擬轉投俄羅斯。

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和安全局局長赫塞豪恩(Eric L. Hirschhorn)表示,美國對克里米亞的商業制裁,向俄羅斯「侵入烏克蘭和沒收烏克蘭資產」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息」。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俄羅斯資本外流$2220億 4倍於當初預估
普京訪克里米亞 美國:挑釁性舉動
烏東「獨立公投」 外媒:投票現場混亂
CNN民調:烏克蘭民眾更親歐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