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全球最難負擔 公屋減供再掀民憤

公屋三年上樓無望 基層劏房租不起

人氣 68

【大紀元2014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港府雙辣招仍無阻樓價飆升,有調查顯示香港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樓市,可見港人住屋難問題已非常嚴重。近日房委會公佈本年度新落成公屋單位只得9,800個,「三年上樓」短期難兌現,如何解決基層市民住屋問題,再次引起熱議。昨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公聽會上,基層市民控訴輪候6年仍未上樓,以豪宅呎價租住劏房也被加租逼遷,前路茫茫;多個團體要求政府檢討租金管制問題,以保障基層市民權益。

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年初統計全球9個國家共360個城市一年內的樓價,發現香港住宅樓價是全球最難負擔,更已連續四年排在榜首。調查以香港樓價中位數402.4萬港元、平均家庭每年收入27萬元計算,發現香港去年樓價相當於平均家庭每年收入的14.9倍,亦即是市民就算全家不吃不用,也要近15年才能買下單位,數字遠遠拋離第二位澳洲的5.5倍。

新落成公屋減少逾半

許多沒有能力置業的低收入家庭,輪候公屋是唯一的選擇。不過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23日公佈本年度新落成公屋單位只得9,800個,較去年減少超過一半;可編配單位2.48萬個,是近5年最少。房屋署的「三年上樓」承諾年內未能實現。

截至2013年底,公屋輪候冊上有12.11萬名一般申請人。審計署發現房署早在4年前已經預測公屋「三年上樓」的目標無法維持,到2020年,要超過四年半才等到公屋,最新預測更會要等五年才能上樓,但這個數字房屋署一直沒有公開。

香港私人市場租金在過去10年大幅上升,基層市民負擔大增,尤其港府在2004年全面取消租務管制後,更是雪上加霜。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在2009年至2013年間,整體單位租金上升了54%,當中以小型單位(實用面積少於40平方米的A類單位)的租金在該段期間攀升最急,達60%。相對而言,2009年至2013年間,名義工資只增加24%,相對削弱了市民的租屋能力。

百餘團體及人士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上,要求政府盡快就「租務管制法」進行公眾諮詢。(蔡雯文/大紀元)

基層家庭嘆越搬越貴

在昨日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上,百餘團體及人士就「租務管制法」發表意見。

在土瓜灣租住劏房的楊雪華,形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控訴自己今年初被業主逼遷,租金一下子由3,500元加到6,000元,現搬到一個100呎唐樓劏房。她形容劏房比在座高官的廁所或廚房還小,呎價卻媲美豪宅,100呎要4,500元租金,水電費也非常離譜,「但政府補貼的電費租客沒份」。楊雪華的大女兒今年7歲,但已搬了四次家,不僅浪費金錢時間,更造成心理陰影,害怕不知何時又要搬家,同時要適應不同的學習環境,很不開心。她說很多基層家庭都面臨同樣問題:「越搬越遠,越搬越貴」。

面對逼遷,她原本將希望寄託在公屋,但是輪候上樓似乎遙遙無期,「三年又三年,我們已經排了六年。」

劏房悲劇屢見不鮮

2008年11月土瓜灣塌樓造成4人死亡,2011年6月15日土瓜灣馬頭圍道劏房發生4死火災,同年 11月旺角花園街大火9人死。「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楊佩艮質問,過去幾年多宗慘案涉及劏房及惡劣居住環境,當局是否有記取教訓。她說,一位劏房街坊,二人居住在太子一間60呎劏房,租金2,200元,業主要再加1千,加租後佔其收入一半以上,業主還斷水斷電相逼,該名街坊非常激動,還好她及時介入調解,否則就釀成血案。她質問過去十年政府做了甚麼,「過去十年劏房租金上升超過一倍,政府不理。水電費濫收,一般人1元一度,劏房客1.5元一度,甚至有的2元一度。」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代表鄧寶山支持重推租金管制,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出現劏房「十分諷刺」,同時劏房的呎租媲美豪宅,部份租金佔基層家庭收入四成甚至更多。他建議當局將每月租金少於8千元的單位納入管制範圍。在租住權的保障方面,建議租客在3年內可以保證有固定的居所,同時租客與業主要簽訂合約以保障基層家庭的權益。◇

 (責任編輯:何嘉林)

相關新聞
調查:5成人不滿政府房屋政策
新加坡九成三組屋家庭居者有其屋
團體批評05年房屋政策
房署明年初重售居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