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五光十色自然系 陳泰元80傘壽展

鍾元臺灣臺北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五光十色自然系-陳泰元80傘壽全臺巡迴展」即日起至7月22日止,於臺灣國立國父紀念館隆重推出。「畫藝一甲子,手不離筆,筆不離色,為陳泰元的最佳寫照。」他的筆下洋溢著澎湃的繪畫思路,60年來的繪畫作品,不僅是美的展現,也是對社會與人性深刻的觀照和體會。

臺灣油畫家、臺南市美術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泰元出生於臺南縣新化鎮,終生繪畫,以畫會友,多次代表臺灣參加國際藝術交流展覽,成就斐然。陳泰元將他的畫作結集出版《陳泰元80傘壽特輯》,臺南市美術學會理事長周博尚為序表示,陳泰元的繪畫創作,採用傳統的寶貴經驗、工具、材料與技法;在他的深入體驗、觀察、思維中,還運用其獨特的智慧去開展,表現了光的變化,大大的改變畫風,給畫注入新的生命。

《水漾森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田園樂章》。(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初秋池塘》。(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斜陽夕照獨木舟》。(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陳泰元從光的折射來探討繪畫技巧的改變,其飛舞的筆觸,為畫作注入生命的活力,彰顯畫面的律動感與空間感。他的作品雜而不亂,亂中有序,別具自我獨立之風格,該展的展覽重點亦由「光」畫起,以臺灣鄉村生活百態為主軸,獵取鄉野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記錄自然萬物的瞬息變化。傘壽展,乃取傘字的「仐」是謂80歲之意也。

《葉枯花鮮》。(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牧羊群》。(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雞群》。(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安平漁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此次巡迴特展以臺灣鄉村生活百態為主軸,分為「折色之光」、「懷舊的浪漫」、「生之躍動」、「鏡中有境」4大主題,作品內容充滿鄉土情懷,蘊含著農民堅毅的生命力與傳統的民家生活,既純真且質樸,傳遞出濃濃的人情味與鄉愁,並刻劃出臺灣這塊土地上人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真實樣貌。國父紀念館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前往觀賞。

《撒網捕魚》。(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打鐵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牛耕機耘地瓜園》。(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責任編輯:林詩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登百岳話百岳-李漢明水彩創作展」即日起至16日在國父紀念館盛大展出。臺灣北岸藝術學會常務監事李漢明接受記者採訪表示,他在退休後的隔年,60歲開始初登百岳就深深著迷,進而發願走完臺灣百岳並以創作百岳奇景為目標,終於2013年3月在白姑大山完成攀登百岳。
  • 最近新婚的台灣人氣插畫作家彎彎驚爆婚外情,被媒體拍到婚前婚後與部落客「黃大爺」約會畫面,消息曝光後在台灣引起不少撻伐聲浪。彎彎昨(4)日現身為此致歉,但沒對老公道歉,更引起網民的抨擊。直到今(5)日凌晨她在臉書貼文:「我最先需要道歉的是我身邊被我傷害的人,我的老公、家人及所有相關的工作夥伴。」
  • 臺灣傳統週活動的重頭節目之一「臺美人鄉情藝展」,日前於洛僑中心展出,14位旅美臺美藝術家:陳文石、楊平猷、黃紀美、林顯模、林美智、陳景容、李淑櫻、趙澤修、蔡蕙香、林冠英、呂信也、洪逸凡、黃曉雯、侯飛月展出成果。 
  • 《陽明春曉》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笛子獨奏曲。我有一個學生名叫何笠綿,今年讀陽明高中美術班三年級。2012年我和吳英國老師舉辦書畫聯展時,請她演奏笛子助興。她在一兩百個觀眾面前吹奏「陽明春曉」(後來上You Tube)。
  • 我看過一則故事,說神仙呂洞賓有一次經過洞庭湖畔,看到那邊景色絕美,山岳巍峨、波光粼粼,隨手寫了兩個字:「虫二」,請人刻上木匾,掛在岳陽樓三樓。
  • 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及藝術教育系所郭博州教授首次將畫展從台灣搬到了澳洲展出。6月17日,郭教授亦在昆士蘭台灣中心舉辦講座,講解他的作畫歷程與作品賞析。來自昆省的華人書畫愛好者及台僑團社長等均熱情出席參與。
  • 我認為山水畫用什麼稀奇古怪的色彩來展現一座山、一片樹林,都沒有什麼問題,可以隨心所欲地畫去,不必拘泥,顧慮太多反而畫不好。
  • 將於本週末開幕的澳洲著名慈善畫展,2014年度坎伯韋爾畫展(Camberwell Art Show)再次展示澳古典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屆時來自澳洲各地著名畫家以及嶄露頭角的新生代畫家的代表作品,將角逐2萬元的冠軍獎金,並現場義 賣。上屆冠軍得主、墨爾本著名的華人畫家陳小強(David Chen)先生將擔任畫展的唯一評委。
  • 「傳神之難在目-吳秀麗水墨個展」即日起至7月2日止,在臺灣國立國父紀念館經典展出。工筆畫家吳秀麗,擅長人物、花鳥、動物等精細作品,畫風華麗卻不失典雅脫俗,純熟的傳統技法中又溶入鮮明的時代精神,展現出畫家的深厚功底和不凡的獨特韻味。
  • 哥倫比亞一名女子因先天疾病,四肢短小畸形,無法像其他人一樣正常生活。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憑藉著不屈不撓的毅力,最終成為一名以口作畫的成功畫家,而且四處演講,不斷地激勵著人們奮勇向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