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物】仁德如天的堯帝

作者:劉曉

人氣 919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8月02日訊】顓頊帝生的兒子叫窮蟬(chán)。顓頊死後,玄囂的孫子,顓頊的侄子高辛即位,是為帝嚳(kù)。帝嚳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放勳,一個叫摯。帝嚳在位七十年,他死後,兒子摯接替帝位。帝摯登位後,沒有幹出甚麼政績,德行也不如放勳深厚。於是帝摯在位九年後,將帝位禪讓給了放勳,放勳登位,這就是帝堯。

堯繼位後,像他的父親一樣,仁德如天,智能如神。他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他同老百姓一樣,住茅房、吃糙米飯、喝野菜湯,夏天穿粗麻衣,冬天加塊鹿皮。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親相愛。同族的人既已和睦,他又去考察百官。帝堯告誡百官一定要各守其職,這樣各種事情才會順利進行。此外,他對老百姓十分關心,一點私心都沒有。為了知道人民的感受,堯就立了一張鼓,誰有話要說,可以去打這張鼓;又立了一個樹木,供有話想說的人放言大論。

像黃帝、顓頊帝、帝嚳一樣,帝堯命令臣子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曆法,謹慎的教給民眾從事生產的節令。另外還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恭敬的迎接日出,並詳細安排春季的耕作。

在堯帝統治期間,天空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十分灼熱,莊稼被曬黃了,人們只能躲在地穴裡。除了灼熱,大地還刮起了狂風,許多房屋倒塌;此外,還有大獸、大蛇、大豬三個怪出來吃人。於是堯帝讓善於射箭的后羿拯救百姓。后羿出生在后羿國,妻子叫嫦娥。據說他:降生之日會說話,一十二月會飛騰,要追日月和星斗,一步能跨百里程。身高力大無比能。扶桑大樹作彎弓,撐天竹子做雕翎。

后羿領命後,先去找風伯,並與他展開了大戰。風伯被他的箭射怕了,急忙收風。這樣風平了。后羿又取箭射日,九個太陽被射了下來,原來它們都是烏鴉三足鳥化成的。后羿正準備射最後一個太陽時,天空中傳來了日光真神的聲音:「有勞大羿除妖精,當年混沌黑暗我出世,就有許多妖魔與我爭,九個日妖今除盡,從此民安樂太平。」

帝堯在位期間,天下各族和睦相處,人人敬天畏地,重德律己,沒有甚麼不滿,沒有甚麼可以抱怨的。

可是,這時洪水又開始氾濫了。據宋邵雍的《皇極經世》考證,這大概發生在帝堯在位的第六十一年,為甲辰年,即公元前2297年,距今四千多年前。根據《聖經》所載,這正是上帝因人類的道德敗壞,毀滅人類的那次大洪水。而只有諾亞一家聽從了上帝的的告誡而倖存。這次大洪水是全球性的,不僅僅是在西方。這次洪水使已有的西方文明全部毀掉,但中國的文化,比如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很多都保存了下來。

帝堯看著這麼大的水勢,心裏十分憂愁,不知該派誰去治理洪水。經過再三選擇,決定派鯀去治理。鯀治理了九年,也沒有取得甚麼成效。可見水勢有多麼大。

漸漸的,帝堯老了,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丹朱繼承帝位,認為他德行不夠。他便問身邊的臣子四岳誰可以接替帝位。四岳向他推薦了鯀,堯認為他能力不夠;後來四岳又推薦了虞舜。帝堯經過慎重的考察,認為虞舜很有德行,便把他叫來,希望他現在就登臨天子位。舜則推讓說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不願接受帝位。不過,在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堯的禪讓。文祖也就是堯的太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禪讓」。「禪讓」的意思是把帝位傳給賢能的人。後來,舜又將帝位禪讓給了禹。

「禪讓」制度在中國古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人借孔子之口評論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大同」社會是中國古人追求的理想社會。「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說社會選拔賢能的人參與國家統治和管理,提倡誠實信用,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準則,建立「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理想社會。

堯將帝位禪讓給舜後,因為年事已高,便讓舜代理天子的政事,藉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乎天意。對於堯選賢繼位的做法,孔子讚歎道:「大哉﹗堯之為君也。」意思是說堯是一個以天下為公的楷模。舜代替堯治理國家後,將國家治理的非常好。

堯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八年後逝世。百姓非常悲傷,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內,各地沒有人奏樂,為的是悼念帝堯。不僅是因為帝堯仁德為民,而且他為了天下百姓,沒有將天下傳給自己並不賢德的兒子丹朱,而是禪讓給了舜。讓給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對丹朱一人不利;傳給丹朱,天下人就會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處。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堯帝德治   禪讓虞舜
「舜耕歷山」窗楣
中國古籍記載:堯帝時代已見神秘外星人
中國古籍:堯帝時代見到外星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