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在佛州釋放轉基因蚊子計劃遭遇反對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媛靜編譯報導)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考慮是否釋放經英國奧克思泰克公司改變基因後的埃及伊蚊到佛州礁島群一個擁有444戶住家的社區,據稱這種轉基因品種可以殺死攜帶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蚊子的下一代。但這個計劃遭到了廣泛的反對聲浪,超過13萬人在網站上簽署了一項請願書反對這個試驗。

據福克斯新聞網的報導,如果英國研究人員獲得了同意可以使用蟲子來對抗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那麼在佛州的礁島群地區大約會有數百萬計的轉基因蚊子將被釋放。

過去在美國的任何一個居民區還沒有出現過釋放DNA被改變後的昆蟲的類似事件。正在等待FDA同意進行這一試驗的佛州礁島群蚊子控制區執行主任麥克-多爾稱,「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利用蚊子來治病。」

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對美國人來說越來越是個威脅,然而一些人一想到會被轉基因的生物體咬到還是會害怕。有超過13萬人在chang.org網站上簽署了一項請願書反對這個試驗。

甚至一些潛在的支持者也表示,那些負責人必須拿出更多的行動和證據表明這實驗是利大於風險的。

「我覺得科學技術沒有錯,它們肯定能殺死蚊子。但是轉基因生物問題對大眾來說依然是相當棘手的,」佛州昆蟲醫療實驗室的一位研究蚊子控制的人員菲爾-魯尼波斯說。「現在的情況甚至和科學並不沾邊,如果公眾的意見是負面的,那麼你就不可以繼續去做這件事。」

蚊子控制專家稱他們已經沒有別的辦法能殺死這種身上帶有老虎條紋、母蚊子可以攜帶病毒的埃及伊蚊了。氣候的改變加上全球化將這種來自赤道的疾病傳播到更廣的範圍,而處於美國大陸最南端的西礁島也因此成為了一個特別薄弱的地區。

目前,登革熱(也稱「骨痛熱」)和基孔肯雅熱(也稱「屈公熱」)尚無疫苗或解藥。根據世界健康組織的數據,雖然美國的病例並不多見,但每年全球患登革熱的人數都會達到五千萬之多,而且在一半病情嚴重的病人當中,有2.5%的人會因此而被奪去生命。去年在加勒比海地區,基孔肯雅熱更是在感染了百萬人後不僅令那裏的醫院人滿為患也對這個地區的經濟造成了損失。

在礁島群人口密集且迷人的社區,殺蟲劑要麼是由直昇飛機全年噴灑要麼是上門挨家挨戶噴灑。但是由於埃及伊蚊長期守著一個地區同時又被同一種化學品不停浸泡,它們目前已經進化到能夠抵抗6種當中的4種從前可將其致死的殺蟲劑了。

奧克思泰克是由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所成立的一家英國生物科技公司。他們的一項專利是利用來自單純皰疹病毒和大腸桿菌的蛋白質以及來自珊瑚和包心菜的基因培育埃及伊蚊。據稱這種人工DNA對昆蟲是致命的,蚊子幼蟲在能夠飛翔和能夠咬東西之前便被殺死了。

奧克思泰克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用人工的方法將轉基因的母蚊子去除,目地是只釋放公蚊子。轉基因的公蚊子之後再同野生母蚊子交配,由此而產生後代會死去,這樣便減少了蚊子的數量。

奧克思泰剋期待於今年春季在佛州的奇哈文,一個坐落於西礁島群、相對孤立且擁有444戶家庭密集住宅的半島上,釋放它所培育的蚊子。

食品藥品管理局的女發言人特蕊莎-艾森曼表示,只有相關部門「徹底審查所有必要的信息」之後,才能允許進行實地試驗。

儘管奧克思泰克公司的女發言人克麗絲-克瑞斯稱本次的試驗同2012年在開曼群島所進行的試驗規模相彷。在那次的試驗中,六個月期間共釋放了330萬隻轉基因蚊子,殺死了百分之96的目標昆蟲。

然而批評人士指責奧克思泰克公司在開曼群島並沒有獲得知情同意書,那裏的居民並沒有被告知他們可能會被實驗室因疏忽所造成的幾隻漏網的母蚊子叮到。

德國麥克斯普朗克學院分子基因學專家蓋.裡富表示,「奧克思泰克公司應該拿出更多的數據來顯示由於其培育的蚊子叮咬而進入人體的合成DNA不會造成任何危險。」「要想建立對前沿科技的信任,應當需要一些獨立專家—不僅僅是公司本身的專家或者是監察機構的人員—獲得在同行審查期刊上登載的數據以便能夠解釋具體的好處和風險,」他說。

「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幾乎不可避免的意味著將來爭議有可能會加深和擴大,」裡富說。

儘管奧克思泰克兜售了不少賣點,奇哈文居民瑪麗蓮-史密斯仍然沒有被說服。她說,礁島群地區這些年還從未爆發過登革熱,而且也沒有任何基孔肯雅熱病例的報導。

「如果確實存在這些疾病的風險,而這實驗也可以救人,這還靠譜些,」史密斯說。「但是現在這裡沒有這些問題,那我們需要改正甚麼呢?想要知道實驗的後果,卻為甚麼要用我們來做這個實驗,讓我們做小白鼠?」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馬來西亞進行轉基因蚊子防登革熱實驗
轉基因食品退校園 台141候選人連署響應
俄勒岡轉基因食品表決提案面臨重新計票
中共農業部稱轉基因限棉花木瓜 遭民譏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