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太空漣漪 科學家為之驚奇

人氣 2285

【大紀元2015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科學家首次在恆星的塵埃盤中,發現快速波動形如水中漣漪,並對此無法解釋的現象感到十分驚訝。

據天文網站space.com10月7日報導,科學家觀測32光年遠的顯微鏡座AU (AU Mic)恆星,發現這個紅矮星的巨大塵埃盤中有一種從未見過的奇怪快速波狀運動。

太空研究暨天文物理儀器實驗室(LESIA)的研究者安東尼‧保卡萊蒂(Anthony Boccaletti)在一項聲明中說:「我們觀測到這種出乎意料的天文現象。SPHERE觀測儀顯示一系列無法解釋的特徵:一種以前從未觀察到的弧狀或波狀結構。」SPHERE是指甚大望遠鏡(VLT)的高分辨率光譜偏振法系外行星搜索儀。

顯微鏡座AU是一顆距離地球32光年遠的紅矮星,質量只有太陽的一半。科學家認為這顆恆星很年輕,年齡只有1,200萬年,但是有一個厚厚的塵埃盤,因此希望通過研究顯微鏡座AU塵埃盤找到形成行星的機制。

報導說,2014年歐洲南方天文臺(ESO)使用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陣列,觀測到顯微鏡座AU的塵埃盤中有5個特徵性結構。而當科學家將2014年的數據和2010及2011年的哈勃空間望遠鏡觀測圖像對比時,發現這一奇怪的、快速運動的波紋運動穿過塵埃盤。

2014年,歐洲南方天文臺使用甚大望遠鏡觀測到顯微鏡座AU 的塵埃盤中有5個特徵性結構。(視頻截圖)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克里斯蒂安‧塔爾曼(Christian Thalmann)說:「我們重新處理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得到足夠追蹤4年時間的信息來描述這種運動的奇怪特徵,發現其波速為每小時40,000公里!」

2010年和2011年,科學家使用哈勃望遠鏡(圖為太空中的哈勃望遠鏡)觀測顯微鏡座AU。(視頻截圖)

讓科學家非常吃驚的是,至少有三個波動以超出星體引力的速度急速運動,而且無法用體積大的小行星之類物體的撞擊或星體重力發生變化等原因來加以解釋。

科學家對比2010年至2014年觀測顯微鏡座AU的塵埃盤圖像,發現快速波動的現象。(視頻截圖)

報導說,有科學家試圖找到其它的理由。美國亞利桑那州斯圖爾德天文臺(Steward Observatory)的天文學家格林‧斯耐德(Glenn Schneider)說:「可解釋為,這種奇怪特徵與星體的能量噴發有關。因為AU Mic是一顆有高頻度噴發活動的恆星,經常向表面及其周圍噴發或爆發巨大能量。可能有一次噴發激發了一個行星上的某種物質(如果那兒有行星的話),那種物質可能是一種劇烈運動的條帶物質,它被噴發的能量推動而在塵埃盤中運動。」

但是,迄今為止的觀測並未顯示塵埃盤中存在行星。美國馬里蘭州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的科學家馬歇爾‧佩林(Marshall Perrin)說:「和直接觀測行星相比,天文學上更常遇到AU Mic的觀測情況:能夠獲得非常詳細的圖像數據去沒有發現任何行星的存在。但是,這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因為他們在AU Mic星環中獲得令人驚喜的發現。」#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地球新添一顆近鄰恒星─紅矮星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神秘螺旋狀天體
哈勃望遠鏡證實 銀河星系是終極回收站
科學家發現「不可能存在」密近雙星系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