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與慈悲

人氣 145
標籤:

在我修煉不滿一年的時候,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情感上的挫折——失戀。與我熱戀的男友突然離我而去,這讓我既驚訝又迷茫,分不清這一切是現實還是夢境。但畢竟已步入修煉,知道這是自己修煉中要突破的情關。

即使這樣,每當夜深人靜、無法入睡的時候,兩人交往時的景象仍會象放電影一樣一幕幕顯現在眼前,揮之不去。於是,痛苦便會隨之而來,常常不知不覺間淚水浸濕了枕頭。心裡無數次的在問同一個問題:情到底是什麼?這個世界上還有我可以信賴的人嗎?那時也隱隱覺得,其實自己是可以脫離這一切的,遠離情、遠離痛苦,因為我在修煉。但真正做起來難度卻很大,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後來,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並結婚、生子。婚後,丈夫對我呵護備至,也很愛孩子和家,我內心很慶倖:終於找到了可以信賴的人。自己也很珍惜這份感情,決心與他一心一意的過日子。

二零零四年的一天,我打開電腦,無意中看到了他和前女友的聊天記錄,他們在舊情重溫,頓時我覺得心中涼了半截。

過後與他交談,他說保證以後不再聯繫了,但背後卻一直偷偷的聯繫。保證的話說了很多次,行為上卻依然如故。他說自己只是與她聊聊天,沒有什麼大錯。我從此以後對他完全失去了信任。覺得自己真是不幸,遇到了兩個負心的男人。很想結束這場婚姻,但又想到自己是修煉人,這不又是一個情關嗎?

整個過程中,人心不斷的浮現,感受中不只是痛苦更多的是心灰意冷,男女之情真的不想再碰了。那時候時常會有一種無邊的孤獨感,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孤兒,沒有人真正理解我的痛苦與心境。

以上的兩段經歷,讓我明白了情被傷害的痛苦。突然間感覺到這個世間的人都靠不住,人是沒有真心的。原來認為不說假話就是“真”,修真最容易,修善和修忍是不容易的。現在卻感覺其實做到“真”也很難。我自己體會,“真”中既包含著心無雜念的純淨聖潔之意,又包含著永不為外界所左右的金剛不破的內涵。

為什麼誓言總是不能堅守?就是做不到真,把說出的話當兒戲。用這個標準來反觀自己,心裡竟也忐忑。按常人的道德衡量,自己是問心無愧的,但是按法的要求呢?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自以為正確,其中有沒有私心雜念呢?真的是百分之百為了別人嗎?在與常人相處或救度眾生的過程中,每一個正念都能自始至終堅守不動嗎?

這一向內找才發現,自己並沒做到真。而究其根源,是一個“情”字作怪。就因為常人的情中沒有“真”的內涵,所以情是易變的。自古以來,情造就了無數的癡男怨女,卻沒有人能看透這個“情”字為何物。而我之所以能夠被傷害,也是因為自己仍在情的境界中,為其所制約、所束縛。

這時再看丈夫,眼光也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雖然我從未做過傷風敗俗的事,從道義上說沒有什麼過錯,但從修煉的角度看,我倆都在一個層次中,也就是在常人的情中,因而才會形成雙方的對立;如果我不在情中,便會做到心不動,他的所作所為根本就傷不到我。相反,我會以悲憫的心看待他,這也是我初期對慈悲的淺悟。

於是,我告訴丈夫色欲心不斷對人的危害,讓他明白現在社會的道德水準正在一日千里的下滑,要潔身自好,決不能隨波逐流。隨著修煉層次的提高,夫妻之情逐漸趨於淡化甚至消失,而同時慈悲心卻在不斷增大,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和諧。我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去掉了私的緣故。

情是為私的、有條件的,所謂的喜、怒、哀、樂都是情的體現。因而情又是感性的、不穩定的、變幻的、令人無法把握與掌控的。而慈悲則不同,慈悲是為他的、無條件的、永恆的,永遠體現著平和、理性。

文章選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沈容

相關新聞
夫妻對話:夢境
結婚13年 影后羅伯茨披露夫妻相處秘訣
劉如:夫妻相處 恰似君臣
黃秋生蘇玉華扮夫妻 新戲揣摩10年濃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