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礦業告急 倒債潮風雨欲來

人氣 5151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大陸煤礦商恆鼎實業10月30日表示,可能無法償還11月4日到期的1.096億美元計價債務,公司已聘請瑞銀協助債券重整。這是繼10月份中鋼集團延期支付債務利息後,煤礦業債務再次出現的危機。有評論認為中國經濟大環境不佳,產能過剩產業備受壓力,私營部門倒債(泛指個人或公司因採取破產或清算或落跑,導致持有支票債權人或持有債券的投資人血本無歸)將更為普遍。

據《財經新報》11月2日報導,恆鼎實業30日說可能無力償還4日到期的債務,在此之前該公司已倒債人民幣債券60億元。恆鼎實業表示,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全球原材料價格低迷,導致該公司營運艱難,雖然試圖出售資產籌資,但不盡人意。彭博社數據顯示,到6月底,恆鼎只持有人民幣現金1.18億元,根本不夠償還71億元的債務。

彭博數據顯示,2日早盤,恆鼎面額4億美元的債券,每一美元的面值只剩下39美分。

中國招商銀行資深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大環境欠佳,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產業備受壓力,私營部門倒債將更為普遍。中國公司為全球最大的企業債債主,當地經濟放緩,重創原材料和製造業。今年中國五宗大型債券違約案中有四家都是製造業者。

不僅僅是煤礦業,中國鋼鐵業也飽受產能過剩之苦,有的企業債券到期無力償還。

10月15日,一份以中鋼集團名義出具的《關於懇請配合解決「10中鋼債」兌付難題的函》被媒體曝光。該函稱,中鋼集團在抓緊實施債務重組的同時,一直努力尋求「10中鋼債」解決方案,懇請「10中鋼債」投資者保持一致行動,撤銷回售登記。有媒體表示,如果債權人動用選擇權,回售中鋼債券,中鋼集團將被迫提早兩年償還一筆20億元人民幣(約3.15億美元)的債務,若還不出錢,中鋼將成為大陸有史以來第一家違約的本土鋼鐵廠。

有大陸券商認為,如果政府不插手,中鋼集團違約的風險非常高,而且中鋼集團應該不會只是個案而已。據中投證券表示,中國鋼鐵業上半年整體營收大幅衰退20%,且超過一半處在虧損狀態,這些鋼廠的財務狀況近期都明顯惡化。

10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新興市場國家中有多達3萬億美元的過度舉債,中國是其中規模最大的,目前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的中國的信貸風險敞口尤其令人擔憂。當局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來降低企業債務。

據彭博社10月8日報導,大陸發生股災後,投資者把資金從股市轉到公司債市場,這有可能是從一個泡沫轉到了另一個泡沫。現在債券價格升至6年高點,債券發行量也創出歷史最高水平,債券市場規模達到了42.1萬億元人民幣。興業證券和華創證券都發出了這種升勢難以為繼的警告。德國商業銀行認為中國債市年底崩盤概率已經接近20%。

彭博社認為債券市場如今已經出現了今年引發股市暴跌的相同危險跡象:過高的估值、急速飆升的投資槓桿率以及持續下滑的公司利潤。平安證券表示,投資者利用債市槓桿擴大回報之舉加大了債券價格出現螺旋式下跌的風險。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被投資者用作債市配資工具的債券回購協議的月成交量從1月到9月已經飆升了83%,達到了39萬億元人民幣。

在經濟低迷、政策持續寬鬆的背景下,未來股市、匯率等影響債市的因素一旦發生重大變化,債市風險可能會馬上暴露。#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香港政府百億債券IBOND下週二認購
【市場動向】投資者偏向長線持有iBond
中國龐大債市 海外投資者為何迴避?
中共減持1800億美債 市場仍巋然不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