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統計數據「注水」 習當局或指向國級官員

人氣 2587

【大紀元2015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曉真報導)多年來,大陸地方GDP增速高於全國、總量大於全國的統計亂象屢屢被外界詬病。陸媒披露,近期,東北多地官員承認,正在給統計數字「擠水分」。多年來,在中共「數字出官,官出數據」的政績觀下,大陸官員造假成風,尤以東北三省為甚。分析認為,分別(曾經)主政遼寧和黑龍江的王珉和吉炳軒等人,或難辭其咎。吉炳軒是現任人大副委員長,副國級官員。

據大陸媒體12月10日報導,年關將近,東北各地紛紛在給統計數字「擠水分」。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大連市受工業負增長拖累,在全國副省級城市經濟增速排名墊底。以一季度為例,工業經濟增長-29.9%,其中價格因素和市場需求不足各占5%,剩下20%是「擠水分」;而黑龍江省近兩年每年自行「擠掉」的投資水分至少數百億元。

東北三省經濟數據造假嚴重,例如,2013年,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虛增財政收入8.47億元,超過同年實際財政收入的127%;同年,黑龍江省黑河市虛報項目投資19億元,按當年統計公報披露的223億年度項目投資總額計算,「注水」比例為8.5%。

黑河、岫巖等地的「數據注水」醜聞曾驚動了中紀委。去年2月底開始,中紀委第四巡視組、第十一巡視組、第八巡視組先後向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反饋巡視情況。巡視發現,東北三省經濟數據造假嚴重,不僅GDP增速、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等數據皆「大水漫灌」,甚至連棚戶區改造、城鄉居民收入等數據也被篡改。

例如,2014年底,遼寧阜新市、葫蘆島市虛報年度新開工任務數,比實際開工數合計超過2萬餘套,占上報開工數52.8%和29.3%;吉林省四平市虛報8165套,占上報開工數87.2%,審計發現後又編造完成基礎打樁6938套,截至今年5月份仍有6356套未開工。

為了維護虛高「注水數據」不露餡,一些地方官員想盡各種手段,在公共財政收入上大做手腳。例如,2013年大連莊河市塔嶺鎮全鎮公布財政收入比實際財政收入高出2534萬元,虛增16.24倍。

報導稱,前幾年,東北曾流傳這樣一副對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級哄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

在層層加碼造假下,若依照各地匯報的產業成長性計算,東北一些縣域經濟規模都超過香港了。

而實際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今年以來,陸媒多次報導東北經濟「斷崖式」下跌,形勢異常嚴峻,李克強公開表示對東北的經濟數據感到「揪心」。

如今,東北的多名官員在所謂的反思統計數據造假之弊時對媒體表示:「如果不是當初吹得高,現在也不會掉這麼厲害。」

時事評論員石久天說,在過去幾年中,分別擔任東三省書記的王珉、王儒林、吉炳軒,需要對此負責。官方既然這麼明白地說出這些事情,很可能是習當局要追責的一個信號。#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吉林官場大調整 張德江老巢被清洗
五吉林高層同日遭調整 分析:習回擊張德江
李克強在《經濟學人》撰文釋信號
胡耀邦紀錄片中趙紫陽照片被移花接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