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比美國人更愛鹹?不一定

人氣 14

【大紀元2015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加人愛鹹一直名聲在外,連專家都說,加拿大人吃鹽太多了。心臟與中風基金會(HSF)表示,吃鹽太多,會導致高血壓這一全球頭號死亡風險,因為高血壓能引發心臟病和中風。

圭爾夫大學食品流通與政策學教授查爾波伊斯(Sylvain Charlebois)說,加人愛鹽成癡。當初Campbell湯品公司為了加人健康著想,推出一些著名湯品低鹽新品時,沒曾想滯銷嚴重,目前已被迫放棄低鹽湯品生產,使其雄心勃勃的「低鹽健康運動」胎死腹中。

*同一品牌各國含鹽量不一致

鹽與健康世界行動(WASH)去年一項研究對Kellogg早餐谷片等知名食品品牌及麥當勞、漢堡王和肯德雞等全球快餐連鎖食品含鹽量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愛鹽的豈止加人?加拿大廣播公司對這一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這些食品品牌中,有些食品種類加國含鹽量比美國同類食品含鹽量高,有些比美國低。

WASH去年另一項調查還發現,在6個國家184種外賣皮薩中,國內5種皮薩含鹽量最低,這5種皮薩均為皮薩屋(Pizza Hut)皮薩。然而,皮薩屋另6類皮薩中,含鹽量卻最高,其中5種皮薩為美國皮薩,1種為澳洲皮薩。如排除皮薩屋皮薩,加國外賣皮薩和冷凍皮薩含鹽量均為平均水平。

WASH國際項目主管法蘭德(Clare Farrand)說,全球皮薩含鹽量的不一致,不一定是因各國口味不同造成,而更有可能如WASH所認為的:食品加工廠家或餐館可輕易減少含鹽量。

儘管加人愛鹹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偏好,但如人們從小到大喝鹹湯,長大後自然就認為湯應該是鹹的。如從小到大吃的酸奶是加了糖的,長大後自然也就認為酸奶應是甜的。

以亨氏番茄醬為例,但英國亨氏番茄醬每湯匙含鹽100毫克,加拿大每湯匙含鹽140毫克,美國每湯匙含鹽160毫克,但這3個國家番茄醬每湯匙含糖卻相同,均為4克。雖說加人的確愛鹹,但研究數據卻並未證實,國內加工食品與餐館食品含鹽量一定比美國高。

去年,在安省Leamington鎮生產了100多年番茄醬的亨氏撤離加國,廠房搬至美國。查爾波伊斯說,目前加國市場上的亨氏番茄醬都是美國產,味道肯定會和原來不一樣,因為不同土壤產出食物味道也大相逕庭。最近一次參觀意大利帕爾馬Barilla麵食公司時,就被其告知他們最喜歡北德克薩斯州和加州出產麵粉味道。

他說,對於加國味蕾來說,目前出現2種趨勢。自2006起,加國已流失146家食品加工廠,包括亨氏在內。這些搬走的企業都說,雖說公司品牌是全球性的,但仍會根據不同國家口味生產有針對性口味的食品,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會這麼做。如此一來,也給一些獨立食品公司提供了更多市場機會。

*加美兩國民均愛鹹

芝加哥食品行業顧問與研究公司Technomic對加美國2國口味偏好研究比較發現,2國民眾在許多口味趨勢上,同大於異,年齡和性別對口味的影響比族裔對口味影響更大。如在新口味和異域口味嚐試上,美國人似乎比加人興致多那麼一點點,但2國民眾中,18~34歲人群這一興致比年長年齡群體更高。

2013年基本口味調查發現,加美2國民眾口味唯一不同的是,美國人比加人更多偏愛一點濃郁香甜味。表示愛鹹味的,2國比例均為29%,即鹹味是2國民眾最愛的基本口味。此外,2國辣口味偏好均呈日益上升趨勢。

美國蒙奈爾化學反應中心研究員、口味專家兼心理學家門納拉(Julie Mennella)女士說,人們在口味偏好上同多於異。口味偏好不同從小就在形成中,因為孩子在年幼時就開始瞭解食物該有的味道,但人們的先天生物性卻大過後天學習影響。

食品業傳奇人物莫斯科維茲(Howard Moskowitz)說,同一人口中也能細分為幾大不同口味偏好人群,各國都有不同基本口味偏好的人群。要制定一個系統的加人口味偏好圖,也有可能,但食品業因無從下手,也就還沒做這方面工作。即使做了,對食品行業也根本起不到甚麼作用。

責任編輯:滕冬育

相關新聞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房源緊俏 賣房是時候嗎?資深經紀人解惑
菲律賓警告:仁愛礁爭端恐引發地區衝突
加州熱門城市 加價20萬美元才能買到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