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州到挪威 被不同家庭領養的中國姐妹

人氣 151

【大紀元2015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 英國BBC在今年2月24日,播放了一部影片,講述一對被遺棄的中國雙胞胎姐妹嬰兒,被一個美國家庭和一個挪威家庭分別領養,從此兩姐妹分別在世界兩端,過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但在這兩個家庭的努力和安排下,雖然分隔數年,兩姐妹還是重逢了。

這對姐妹花雖然自小就分開時候,但她們依然有很多共同點。今年已經11歲的米婭‧漢森(Mia Hansen )和亞歷山德拉(Alexandra)都喜歡巧克力,都受不了橄欖的味道,都喜歡在高興的時候跳來跳去,都不喜歡自己的床變得凌亂。

姐妹花的生長環境:都市繁華和田園風光

據《薩克拉門托蜜蜂報》(Sacramento Bee,縮寫SacBee,又稱沙加緬度蜜蜂報)報導,米婭在「孿生姐妹」記錄片的節目中說:「我們是有潔癖。」

2004年她們倆在中國湖南長沙被領養時,面對類似的命運:兩人都被西方家庭認領,被不同的父母穿上相同的紅格子小裙子。雖然兩個人的長相難以區分,且生日相同,但長沙孤兒院否認她們倆是雙胞胎姐妹。

從此,這對孿生姐妹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中。被美國父母領養的米婭在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沙加緬度)長大,父母開車接送上下學,放學後去學拉琴、跳舞,過生日時會有大大的蛋糕,參加社區足球賽。米婭在繁華熱鬧的大城市氛圍中長大。

而亞歷山德拉被挪威養父母帶到只有200多居民的小鎮Fresvik,這個在地球另一端的小鎮具有古樸的環境。亞歷山德拉早上自己翻山走去學校,依山靠海的家富有斯堪的納維亞田園風光,她就像鳥兒一樣快樂得活在大自然當中。

(視頻 : 生活在不同環境的孿生姐妹)

長沙孤兒院否認孿生事實

《薩克拉門托蜜蜂報》報導說,米婭的養父安迪回憶道,2004年,當他們夫婦在長沙民政辦公室抱起寶寶米婭時,他們根本不知道她有個雙胞胎姐妹。第二天,他們帶著米婭回到辦公室簽署文書,發現挪威媽媽雯哲•豪格魯姆(Wenche Hauglum)領養的亞歷山德拉不僅長相和米婭極像,生日也是同一天。

但是,這兩對養父母後來得到孤兒院的答覆是:米婭和亞歷山德拉不是雙胞胎。

安迪後來對媒體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在共產主義的中國。和誰說這個事情?找誰論理呢?」漢森太太安吉拉接著說:「然後我們就想,『算了吧,就當甚麼事情也沒發生,(中共政府)告訴我,她們不是雙胞胎。』」

6嵗時首次相見

日後這兩個領養家庭的父母決定進行DNA測試,在兩姐妹6個月大時,確認她們是同卵雙胞胎。此後,兩家一直保持著聯繫,計劃等兩個孩子長大一點,能記事時,才安排她們相見。安迪說,但米婭知道她有一個雙胞胎姐妹。

安迪說,在米婭6歲的時候,因為英國BBC要製作一個關於雙胞胎研究的節目,米婭和亞歷山德拉才第一次見面。

(視頻 : 孿生姐妹的短暫相聚)

當兩姐妹在漢森家外面相見時,兩個孩子瞪大了眼睛對視。米婭說,見面的時候「太尷尬了」。

但是,安迪說,不一會兒,這對雙胞胎就手牽著手,「進了屋裡,上了樓,穿上泳衣,然後就形影不離的在一起」,在漢森家的後院游泳玩起來。

報導說,雖然米婭和亞歷山德拉有語言溝通障礙,因為米婭說英文,亞歷山德拉說的是挪威語。但是,他們的養父母看到這對雙胞胎姐妹在一起的快樂無間的玩耍,動作、表情、聲音的相似,都感到欣慰和驚喜。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雨刷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1萬輛賽博皮卡
仁愛礁衝突 菲律賓:已向北京發出外交照會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美制裁助伊朗軍方影子銀行網絡 含香港公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