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數學 數字不再冰冷 上課就是快樂

領略「活」數學 解題如同遊戲

馬天祥舊金山灣區
font print 人氣: 91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天祥舊金山灣區報導)一個大家熟悉的場景:在國際數學比賽中,美國學生在國際比賽中總是成績不好,落在亞洲和歐洲的學生後面。美國教育部長Arne Duncan介紹,在最新的PISA考試中,盡管美國學生有所進步,但仍處於落後的狀態。

美聯社報道說,美國學生未能進入數學、閱讀和科學比賽的前20名。連首次參加這類比賽的越南學生,平均得分都勝過美國。最新的成績再次令人疑問:美國學生的始終表現不如人意的原因何在?

同樣的答案,不只有一個解法,透過遊戲得到啟發。(馬天祥/大紀元)

你也許聽到:在美國公立學校,學生們經常搞不清那些核心的數學概念,以至於很難達到更高的數學水平;或者基礎不牢,花了太多的時間去記憶或者背誦,而不是完全的領會數學概念並將它們運用於生活。

如果您想讓孩子擺脫這樣的困境,在桑尼維爾(Sunnyvale)有這樣一個課程——專門提昇數學IQ。課程號稱易學易記,讓學生都期待上下一堂課。

啟蒙數學 而非硬背死記

這所硅谷Growing IQ學習中心,致力於將數學學習變成一個有趣的過程,並用於日常生活之中。抽像的數學概念,在這裡都被好玩的教具和生活用品代替。

中國小學生熟悉的9×9乘法表,在這裡不用背誦。乘法在公立學校2、3年級才開始學習。這兒的學前班和1年級學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他們還能夠輕鬆的計算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

「美國學校的數學教育,多是靠死記硬背,孩子並沒有建立數的概念。我們使用的是啟蒙方法。」Gorwing IQ I-Math的老師說。

一班2位老師10學生

他們每個班有2位老師,學生最多10人。這樣高的師生比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照顧每個學生。兩位老師同時上課,上課方式和公立學校也不同。上課過程,是師生和學生之間,利用手邊的教具,一起討論、合作、研究,興致勃勃地解決問題的過程。

「課堂上最主要的就是老師跟孩子之間的討論。」老師說。老師不會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他只是一個引導者,他們要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上課比在家還要快樂

因為拋棄了死板的教學模式和煩惱的記憶,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無窮的樂趣。

如何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概念?I-Math的老師介紹:他們把圓形分數板發給學生們,和學生們一起探討,把不同的分數板放到一起,直觀的觀察分數,把分數教學從抽像思考,變成了形象生動的手工課。一個孩子在下課後,高興的說:「我愛分數!」

再以認識圓周率教學為例。老師們拿出兩個呼啦圈,量出呼啦圈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然後看直徑、半徑和周長的關係。學生們發現,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呼啦圈,周長和半徑、直徑的關係都是一致的。不用記憶,就掌握了這些數學概念。

有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生日都不願意過,非要來這兒和老師同學一起玩。家長問老師說:你們這兒肯定有什麼吸引孩子?其實,就是他們教學過程的樂趣讓孩子喜歡。◇

I-Math:抽像數學成生動體驗

I-Math的意思,就是智慧數學(Intelligence Mathematics),是印度一個經過驗證的早期兒童發展項目,主要訓練與數學有關的技巧,培養兒童創造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I-Math改變了現行的數學教育方式,在兒童3~6歲智力發展最關鍵的「窗口期」,它們使用真實的教具、生活中的材料,如積木、七巧板、水果、衣物等,教學生用感覺器官來認知、想像和記憶,逐漸提高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個過程中,有利開發孩子的右腦,讓右腦在兒童發育的關鍵期獲得充分的訓練。

Smart Steps:動態教學過程

Smart-Steps是I-Math教學過程的具體運用和延伸。老師在此過程中發揮關鍵的引導作用。包括:建立動態學習環境,設計課程的題目和方向,為孩子們建立社交環境。

孩子們分組討論他們對數學題的看法和做法。在解題過程中,孩子們綜合多方面的信息,運用真實的材料,觀察、修訂、結合,他們完全不用刻意記憶那些規則和信息。

孩子們學習的過程,變成了一種體驗過程、互動過程、演講過程、組織過程,並創造了持久的記憶。

I-Math指導老師簡介

I-Math指導老師Rodney Julian Agpaoa。(馬天祥/大紀元)

Agpaoa出生在火奴魯魯,畢業於夏威夷大學,2011年加入IEM團隊。他在兒童早教領域有6年經驗,並在一家全國知名的兒童生活服務機構工作2年,他對孩子教育的耐心、同理心,讓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擁有強大的潛力。◇

Growing IQ聯繫方式

地址:750 Sunnyvale Saratoga Rd, Sunnyvale, CA 94087
(Sunnyvale El Camino Real的 Safeway旁邊)
電話:408-498-7194
網址:growingiq.com

責任編輯:李曜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深知常春籐等名校卓越的教育質量。10年前,為了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他們夢想的哈佛和康奈爾等常春籐大學,我開始研究如何全面輔導和幫助高中生進入常春籐等世界名校。在幫助自己的孩子實現他們的願望之後,我發現,自己心中的夢想也在不斷昇華。幫助更多的華裔孩子們實現他們的名校夢想,開拓他們人生最繽紛的未來,成為我在大學授課之外,對教育事業的另一大追求。
  • 他的學生進入美國數學競賽前50名,物理競賽前50名;他的5年級學生,數學水平達到博士級別,能夠和高中生一起參加國際比賽,並取得驕人的成績;他還能夠把那些看起來數學天分一般的學生,變成名副其實的績優生……
  • (大紀元記者馬天祥採訪報導)華人家庭注重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廣大家長們的共同特點。但身在美國社會,由於東西方文化有差別,美國社會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培養人才的方法上與亞洲國家有很大差異。只有瞭解這種差異,因材施教,才能讓孩子的教育獲得成功。
  • 家長們都非常關心如何提高孩子的SAT成績。經常有家長很著急的問我:「孩子閱讀不行,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提高。」我的SAT奇異突擊法分析總結了SAT閱讀的題型和解題技巧,可以短期幫助孩子提高閱讀分數。對於已經十一年級的學生,臨近申請大學,功課和課外活動非常緊張,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是增加SAT分數的最好辦法。
  • (大紀元記者馬天祥採訪報導)子女教育是眾多華裔家庭的頭等大事,很多父母為孩子的學術成績憂心忡忡,苦於找不到提高的對策。其實,如果家長增加對教育的理解、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就會發現,很多憂愁大可不必,教育子女也可以變得更加輕鬆和得心應手。
  •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當前高中生在學業、考試、活動中忙碌不堪,但有些學生卻可以高分和娛樂兩不誤,並且順利邁入他們的夢想名校,個中究竟,參加新學友週日「免費」教育講座就會知道。
  • 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來自父母的高壓、單調的學習程序、難以跟上同齡人的步伐、過度分心以及對取得學業成功感到絕望。如何確保孩子未來的學業成功呢?
  • 作為父母,你是否經常為如何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而苦惱?這並不奇怪,因為孩子們受到遊戲、社交軟件和許多其它各種形式的干擾,這些干擾的輪番轟炸,可能使他們無法學習。
  • 孩子們天生就有好奇心。他們渴望探索周圍的世界,像海綿一樣吸收新信息和技能。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這種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作為家長或老師,你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策略來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
  • 在教育4至7歲的孩子時,有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概念。那就是在教孩子學習時,必須要守護「兒童人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