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公園人口流失近4成 問題出在哪?

人氣 4

【大紀元2015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芝加哥報導)談起芝加哥市最好的社區,人們很自然地想到了林肯公園(Lincoln Park),它有著豐富的歷史、美麗的建築、成熟的社區設施,以及到市區的便捷交通。可是在這個3.2平方英里(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卻從1950年代的高峰10.2萬減少到現在的6.4萬。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林肯公園的居民數量在過去60多年減少了37%呢?
  
不光是林肯公園的人口減少,它周邊的傳統意義上的好社區,人數也相較於1950年代出現大幅縮減。如林肯公園北部的Lakeview,現在人口為9.4萬,而1950年是12.4萬;林肯公園西北部的North Center,人口從1950年代的4.8萬降到現在的3.2萬;西邊的Logan Square從1950年的10.7萬降到現在的7.4萬;西南邊的West Town涵蓋Wicker Park和Bucktown,它也從1950年的16.1萬降到現在的8.1萬。

林肯公園周圍社區分佈(Dreamtown地產公司網站截圖)

林肯公園和周圍的多個社區都經歷人口的大幅減少(大紀元製圖)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芝加哥市的人口在1950年代達到最高峰362萬,然後一直遞減到2010年的270萬(僅2000年增長了11萬),足足消失了90多萬人,相當於聖荷西市的人數,而聖荷西市是美國第十大城市。

問題在哪裏?

  
芝加哥商業雜誌Crain`s最近試圖探究這個「好社區人口減少」的迷思。記者赫茲(Daniel Hertz)解釋說,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美國家庭密度減小,如過去往往是5到6口人住在一個公寓裡,而現在一家通常不超過4口,或者是沒有孩子的夫婦倆,甚至是一個人。在富裕社區的人們負擔得起更大的空間,所以那裏的公寓承載的人數相對就更少了。
  
這樣看來,如果一個社區裡的住宅數量沒有顯著增加的話,人口數當然就顯而易見的變少了。
  
可是在這樣一個備受歡迎的社區裡,為甚麼沒有更多的住宅興建呢?根據芝加哥市過去的經驗,當一個社區興旺的時候,地產開發商就會建設更多的住宅,如把獨立屋改成三單元,把三單位改成多單元,或者在沿湖沿地鐵線一帶,建設高樓等。
  
赫茲認為,癥結在於芝加哥市日益嚴格的規劃(zoning)法律限制了社區的地產開發。

規劃法律限制了地產開發

  
在芝加哥和美國絕大部份地區,你不可以隨心所欲的蓋房子,首先必須獲得當地政府規劃部(Zoning department)的批准。而規劃部對每一個建築的用途、單元數量、高度等都有嚴格分類和建築限制。例如,在不改變建築高度的情況下,為增加住宅數量,建商可以把兩個2層屋連接起來,做成一個三面環繞的有天井的多單元建築(courtyard building)。
  
而在芝加哥把兩個2層屋改成多單元建築不再合法。為了賺錢,開發商於是把舊的2層屋整個拆掉,重新蓋起豪華2單元,或者蓋一棟豪宅(mansion),這樣這個社區就又減少了一個住宅單元。同時開發商無論怎麼做,都會讓當地房價大大提升,使得中等收入的家庭不得不離開這個社區,搬到更遠的地方。

社區居民的反對也是一大阻力

  
赫茲的文章發表後,引來了如潮的讀者評論。很多的批評都指向林肯公園的區長(Alderman)史密斯(Michele Smith),認為她行事僵硬刻板,不注重社區發展。
  
因為在規劃法律的背後,更多的是政治運作。根據芝加哥的法律,每個區的區長對批准新建或改造工程有最後的定奪權。可區長既接受開發商的遊說和捐款,也得公開聽取民聲。
  
原本在林肯公園的兒童紀念醫院(Children`s Memorial Hospital)曾經計劃在原址上大幅擴建,就遭到了當地居民的激烈反對,聲稱計劃中的20多層高樓破壞了社區矮樓的風格,會使交通更加擁擠,救護車的笛聲也會擾亂周邊居民的安靜生活等。在強大的社區壓力下,兒童紀念醫院不得不於2012年移到市中心,並擴建成一棟23層的高樓,緊挨西北大學醫院。
  
相比周邊的社區,芝加哥市區的建設就沒有遭到那麼多居民的抱怨,也就造成市區內高樓頻起的榮景。◇

相關新聞
福布斯:中國房地產過剩成大患 破壞經濟
德州人口增長數全美最高
美國土地開發市場揭秘
全美最安全城市 特洛伊市排名2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