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 淘汰化石燃料是首要目標

人氣 4

【大紀元2015年0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1970年4月22日在美國舉行的第一屆地球日活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群眾環境保護運動,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

1970年首次地球日活動的組織者丹尼斯.海斯因此被尊稱為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生長在美國華盛頓州環境幽美的哥倫比亞河峽谷,從小養成了愛好大自然的個性。到了大學時代,雖然讀的是法律,卻始終沒有放棄對環境問題的關心。第一個「地球日」活動之後,海斯一直從事環保活動,1990年,他同朋友們一起討論籌辦紀念地球日20週年的活動。他的倡議很快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聯合國的支持。

2009年,各國對2℃目標達成共識,承認其為氣候變化的安全閾值,即要把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工業化時代前2攝氏度之內,這是歐盟規定的一個危險臨界值。

英國研究人員Christophe McGlade的分析發現,如果世界各國要信守對氣候變化的承諾,首先要取消煤炭,這是污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全球來看,82%今天已探知的煤炭儲量必須留在地下不能開採。在主要煤炭生產國如美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超過90%的煤炭儲量不能動用,在中國和印度這兩個煤炭使用大戶,66%的儲量不能動用才能滿足2C承諾。

雖然天然氣的使用前景更好,但研究發現全球儲量的50%不能動用才有望實現2℃目標。天然氣出產地中東和俄羅斯必需將大量天然氣留存在地下,中國、印度、非洲和中東地區有80%頁岩氣儲量不能開採才能達到2℃目標。

雖然石油儲量僅僅剩下三分之一沒有開採,但中東仍然需要將2,600億桶石油留在地下,相當於沙特阿拉伯的全部石油儲量。要想實現2℃,也不能開採加拿大油砂以及北極的石油或天然氣。

為鼓勵人們關注氣候變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成為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共同得獎者。印度人帕喬裡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

聯合國氣候科學小組AR5評估說,人為造成氣候變化的比例已經從1995年的50%上升至95%。聯合國建議,如果全世界想要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必須在2100年前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至2050年前,可再生能源比例必須從目前佔世界電力生產的30%增長到80%。
 
目前,世界氣溫正走向升高5攝氏度的災難地步,今年十二月聯合國氣候峰會將在巴黎召開,商討全球性氣候協議,屆時有望達成新的全球氣候條約。

責任編輯:莫琳

相關新聞
左左右右任種樹小天使 喚起護地球行動
歡度地球日 加州華裔興致高
學者:海水升2℃ 香港機場恐被淹沒
馬修攜子種樹 行動支持世界地球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