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盤點上海逾十種安全危機

人氣 11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莊正明報導)日前,大陸學者盤點上海需關注的城市安全和防災問題,包括地震、火災、風暴、雨洪、供水安全、空氣污染等逾十種問題。

據澎湃新聞報導,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戴慎志3月30日在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了一次有關上海城市安全和防災的演講。發言以倫敦、巴黎、華盛頓、紐約、洛杉磯、東京、首爾、香港及北京這九大國際性大都市的城市規劃為參照,盤點上海的城市安全和防災問題,並分析了其最關鍵的問題。

戴慎志發言表示,上海需要關注的城市安全和防災問題,包括地震、火災、風暴、雨洪、供水安全、空氣污染、公共健康及傳染性疾病、食品安全、能源危機、恐怖襲擊、戰爭與空襲等。其中,有關人體健康的安全問題,能源危機及恐怖襲擊,應重點預防。

戴慎志指, 上海最關鍵的安全與防災問題是,地鐵交通系統、地下空間、供水水源、避難場所建設、高密度地區及承災空間預留。

如地鐵交通系統方面,地鐵站場的安全防災是首要問題。特別是人民廣場地鐵站,目前是上海市內客流量最大、空間最複雜的換乘樞紐站,也是最擁擠的站點。每天有六七萬人進站,十幾萬人出站,尤其需要注重預防擁堵、踩踏事件。安全快速疏散地鐵站的人流,是首要任務。

第二是要增強地鐵線路和設施的安全度。上海中心城區地鐵線路穿越黃浦江、蘇州河多達12處。由於上海特定的地質條件,若發生地震,引起土壤液化,造成過江地塊盾溝斷裂,強大的水壓力會將江水高壓湧入盾溝,並快速長驅直入地鐵之內,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需及早考慮地鐵過江段的緊急關閉、隔離設施及應急措施。此外,還需設置地鐵站內的防恐設施及相應措施。

再如高密度地區方面, 上海的城市高密度地區包括以里弄住宅區域為代表的低層高密度地區,和以商業集中區、CBD為代表的高層高密度地區兩類。前者如「田子坊」,後者如陸家嘴核心區。一旦發生地震、火災等災害,如何快速、有序疏散高度密集的人群,這是極其嚴峻的挑戰。日常的逃生培訓和演練是必須的。

此前2014年跨年夜,上海市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發生一起嚴重的踩踏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今年1月21日,上海市政府調查報告將事故定性為一起「公共安全責任事件」,稱這是因對活動預防準備不足、現場管理不力、應對處置不當等原因造成。

上海黃浦區包括區委書記周偉和區長彭崧在內的11名官員被記過、免職等處分,但市政府無人被問責。

此前陸媒報導,當晚有數十萬市民湧入外灘陳毅廣場,面對跨年夜如此大的人流量,上海警方僅增派500人,導致現場人流失控,最後釀成悲劇。

網絡上問責上海當局的聲音不絕於耳,認為上海市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求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上海市長楊雄引咎辭職的呼聲不斷,連中共官媒也不斷追問為何未問責更高級別官員。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外媒:上海市委書記應該為踩踏下跪道歉
華日:外灘缺乏警力上海治安外包私人公司
上海取消豫園燈會 被指對抗李克強
大連公交車失控撞向工行大門 現場畫面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