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追悼會現場曾發生衝突 楊尚昆之子誰也攔不住

人氣 3094

【大紀元2015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凡綜合報導)「六四」26週年之際,胡耀邦、趙紫陽等人的經歷和悲劇命運再成外界關注焦點。大陸《炎黃春秋》雜誌今年第3期曾刊文披露胡耀邦追悼會詳細內幕,提及現場攝影群體曾擁堵在一起,發生衝突,其中包括楊尚昆之子楊紹明。

《炎黃春秋》2015年第3期發表署名作者為李平的文章《參與胡耀邦追悼會的回憶》。文章稱,胡耀邦於1989年4月15日猝然病逝後,中共中央很快成立了由喬石牽頭的治喪辦公室,作者李平被抽調到新聞組工作。

李平在文章中提及,4月22日10時整,胡耀邦追悼會開始,胡氏家屬以胡耀邦夫人李昭領頭入場。參加追悼會的中共高層由鄧小平、趙紫陽、楊尚昆、彭真、聶榮臻、李鵬等率領入場。楊尚昆主持追悼會,他的聲音顯得瘖啞。趙紫陽致悼詞,聲調顯得晦暗、壓抑。鄧小平則自始至終臉色陰沉,不發一言。

追悼會歷時近30分鐘,向胡耀邦遺體告別時,胡氏家屬從站立在水晶棺前移至水晶棺後,中共高層仍以鄧小平為首,排成單行走過,向胡耀邦遺體鞠躬致哀,然後上前與家屬一一握手。此時攝影記者群中發生推擠、衝突,警衛局的人強力推趕,互相呵斥爭執的聲音極大,在肅穆、沉重的會場中給人以一種緊張和異樣的衝擊。

文章稱,這天到場的攝影記者過多,除治喪辦公室組織電視台實況轉播及中共各大黨媒的攝影記者,已有的十二三台攝像機、攝影機、照相機外,胡家又自請了10多人的一個攝影隊,還有誰也攔不住的楊紹明(中國攝影家協會負責人、楊尚昆之子),誰也不讓誰,在鄧小平走上前與李昭握手時,即擁堵在一起,互相推擠,幾至吵成一團。

文章中未明確,鄧小平是否與李昭握手成功。

而此前有說法指,胡耀邦追悼會時其遺孀李昭拒絕和鄧小平握手。

2014年8月10日,新浪認證的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傳媒研究者張玉洪推出一條微博說:「胡耀邦下台後,鄧小平曾數次邀請胡去他家打橋牌,都被胡婉言謝絕,只有一次例外。鄧小平問胡耀邦對自己的問題是不是想通了,胡耀邦沒有回答。在1989年4月胡耀邦的追悼會上,鄧小平伸出手去,想跟胡耀邦的遺孀李昭握手,但李拒絕了。她說:『都是因為你們這些人。』」

該內容引起網絡關注與議論,據悉這段內容來自傅高義所寫的《鄧小平時代》一書,《高層人士談胡耀邦下台前後內幕》文中曾對此有過描述。傅高義(EzraF.Vogel)是哈佛大學的漢學家,2012年「六四」之前,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本書的中文本(書名《鄧小平時代》)。

1987年,胡耀邦被中共元老以「反自由化」不力等罪名逼迫辭職下台。1989年4月8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胡耀邦心臟病突發,一星期後4月15日去世,終年74歲。他的猝死引爆北京大學生發起的震驚中外的1989年民主運動,後遭到中共軍隊血洗。接替胡耀邦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八九民運」期間,同情學生,反對鎮壓,因此被迫下台,被軟禁15年多去世。

1989年,中共前黨魁江澤民踏著「六四」學生的鮮血上台。「六四」也成為江澤民最大的心病之一。2002年江卸去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時給政治局常委定了幾條規矩,其中一條就是不許給「六四」翻案。

一直以來,民間都存在「呼籲平反胡耀邦、趙紫陽」的呼聲。因「六四」的敏感性,北京當局一度忌諱提及胡耀邦、趙紫陽的名字。近年來,伴隨胡、習陣營與江澤民集團的博弈以及江澤民的不斷失勢,趙紫陽、尤其胡耀邦不斷在大陸媒體「露面」。

今年中共兩會期間,大陸以敢言著稱的政論月刊《炎黃春秋》刊登多篇回憶前趙紫陽的文章,背後意涵引外界關注。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六四親歷者袁紅冰見證中共血腥大屠殺
現場直播:香港「六四」26周年燭光悼念集會
6.4前北京風聲鶴唳  木樨地地鐵站被封
「六四」敏感期 中共軍方密集軍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