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續貶震盪全球 中美關係交鋒

人氣 3285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賀詩成報導)人民幣繼首日突然大貶1.9%之後,昨日再度下跌1.6%,兩天累計跌3.5%,跌到四年來新低,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亞洲多國貨幣同步貶值,各國股市幾乎全面下滑。一些英美媒體預測此舉將引發新一輪「全球貨幣戰爭」;尤其是距離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還有幾週,中共突然主動推動人民幣貶值,或令人民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交鋒點。

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觸及四年新低後,亞太區及新興市場貨幣嚴重受壓。印尼盾跌1%,落到十六年低位。印尼央行表明,貨幣貶值是受市場氣氛影響,會隨時入市干預。馬來西亞令吉下跌2%,是1998年來首次跌破了1美元兌4令吉大關。

韓圜見四年低。而澳元和新西蘭元亦跌至六年低位。新台幣亦跌1.1%。菲律賓披索及泰銖繼續跌至五年及六年低位。

越南成為首個對中共貶值人民幣採取政策行動的國家,央行週三起將越南盾交易價浮動區間由1%擴大到2%。越南盾下跌1%,兌1美元中間價為22,040。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同時打擊了出口相關商品的國家貨幣。澳元昨日最多跌1.2%,加拿大元跌0.3%,俄羅斯盧布跌0.8%。

環球股市繼續波動,歐洲出口類股份第二日有沉重沽壓,英法德股市跌超過1%至2%,其中德國戴姆勒及寶馬車廠股價跌2%至3%。恆生指數三連跌,恆指最多跌671點,收市失守兩萬四,報23916點,跌582點,成交增至逾1000億元。當中受人民幣貶值拖累,中資金融股普遍向下,中國人壽及中國平安跌逾2%。

此外油價及銅價進一步下滑,銅價跌至六年低位。

兌換店一天換幾次牌價 市民損失大

因為人民幣再度貶值,昨日上環一帶的找換店明顯多了不少市民查詢。有找換店職員表示,當天匯價不斷變動,從早上至下午3點多,從每百元港幣兌換人民幣為81到82.5,已經換了至少3、4次牌,更勸記者不要急著換,「如果不急,可以遲點換,應該還會再跌。」

市民陳先生表示,平時有做人民幣定存,利息有2.9厘,但一夜間令利息收入化為烏有,損失不小。他表示,正考慮是否會陸續減持人民幣。另一位經常來往中港的商人李先生則說,自己的人民幣存款,是定存在大陸,如今人民幣貶值,增加很多麻煩,「如果存香港還好說,一個電話打過去就放了,但現在在大陸,還要換成港幣,運回香港,而且是定息存款,取出來損失很大,唯有暫時不動,聽天由命。」他表示,如果人民幣再貶值,可能就減少來港消費,避開幣值影響。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人民幣首日貶值「完全超乎市場預期」,次日再貶是市場信心衰落的反應,預期人民幣資產拋售潮會繼續,「誰還敢持人民幣資產?」他預期人民幣在未來1─3年還會貶值5─10%,甚至更高,並擔憂香港房地產、零售、旅遊行業等也會受到衝擊。

他指,人民幣貶值對全球金融市場的震盪,如亞洲和中國關係密切的貨幣如韓幣都下跌,已經是一場貨幣戰,雖然不是央行之間發起的貨幣戰,但是由中共政府貶值引起的源頭反應,你可以看成貨幣戰。還有外圍股市、中港股市都受拖累,「只要企業有中國業務,股價有壓力,就算沒有中國業務,你和中國公司競爭,你的股價都受壓」。

人民幣貶值幅度沒有底線

雖然中共央行前一天主動調低人民幣匯價,解釋為「增強市場化程度」,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並稱只是一次性貶值,非趨勢性貶值,但話音未落,昨日人民幣續貶1.6%,讓市場再度傻眼。幾乎所有之前看好的分析師全面轉向,甚至有消息稱,「貶多少,現在沒有底線」。

路透引述參與決策過程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央政府內部強烈呼籲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總貶值幅度將近10%,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人行仍面臨將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壓力。

消息人士又指,人民幣貶值10%亦是可控,貶值的幅度要夠才能刺激出口。而且北京傾向於逐步貶值,因一次性的大舉動可能引發資本外流,且不利於推廣人民幣於貿易及金融領域的全球性使用。

貨幣戰危機加大

英媒報導認為,中共推動人民幣貶值標誌著一場貨幣戰的最新動作,分析師們警告,這場輪廓漸漸清晰的戰爭可能一發而不可收。

中國事務分析人士、《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一書的合著者侯偉(Fraser Howie)表示,這表明中共政府對經濟狀況的絕望程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中國部主任埃斯瓦•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中國此舉將在全球匯市產生反響,它傳遞的信號是,最後幾個堅守立場的大型經濟體之一可能再也沉不住氣了,轉而投入戰局,試圖把匯率政策當作應對增長疲弱的工具。

不過,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這次全球貨幣跌和1998年金融風暴不同,當時是由泰國大量借外債引發的,但現今亞洲各國外匯儲備都處於合理水準,大幅下跌機會不大。「不過是否有部分亞洲國家,考慮到出口和資金流向問題,讓匯率貶值,都有可能,但出現亞洲金融風暴的情況可能性不大。」

美國警告北京勿操控匯率

美國一直希望人民幣升值來縮小中美貿易逆差,但中國卻突然將人民幣大幅度貶值,無疑挑起了中美之間的矛盾。無論美國官方還是國會議員都表現的相當震驚,並給予強烈批評。

美國一名財政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目前判斷中國人民幣貶值的意涵仍言之過早,不過警告北京不要從邁向更加市場決定匯率的承諾退縮,「任何背離改革的舉措都是令人不安的發展」。

《金融時報》頭版報導說,中國貨幣貶值令市場感到意外,也加大了同美國產生對抗的風險。人民幣貶值可能會令中國受到貶值貨幣增加競爭性的指責,也可能為習近平9月訪美增添複雜因素。

中國正在努力使人民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接納加入SDR,成為同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一樣的全球儲備貨幣。不過,美國紐約州聯邦參議員舒默表示強烈反對:「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就好比讓狐狸作雞的監護人。」

城市大學政治學系退休教授鄭宇碩預期,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習近平訪美話題中,匯率和外貿盈餘將是雙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因為美國一直希望人民幣升值,因為在中美貿易中,美國都有相當龐大的貿易赤字,而且美國認為中美的貿易利率由市場決定,但今次人民幣貶值由中央政府主導,令美國有不滿。

不過,他不認為中共會允許人民幣在近期內貶值10%,因為這樣的幅度相當驚人,會引起整個亞洲市場、新興經濟體競相貶值,造成國際貿易市場的混亂。

全球需重新檢討中國角色

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員陶傑認為,中國為救出口而讓人民幣貶值,同時也舒緩日元等貨幣貶值,而導致國內民眾出國消費的現象,但必然帶來外交上的衝突。「這基本上是政治鬥爭而不是純經濟議題,在習近平訪問美國的時候,這方面的交涉比較激烈。」

不少西方企業近年來都投資大陸,其中國業務因人民幣貶值而蒙受損失,股價因此受壓,不少企業亦選擇撤離中國。不過陶傑認為,這恰恰是西方企業要重新檢討的地方。「他們將經濟和中國捆綁在一起,全球20年,中國製造的因素越來越大,當人工、勞工成本上漲,成本自然會漲,這是他們自作自受,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必然是這樣的結果。」

時值習近平訪美前夕,但最近一系列問題都成為外界聚焦點,如維權律師被捕,南海爭議,以及股市、人民幣匯率等,預計都成為雙方談判的籌碼,令中美之間的角力更加緊張。

香港財經專欄作家廖仕明則認為,中國這次人民幣貶值,雖然是由國內經濟差、擴發鈔票等因素引起,對人民幣貶值不意外,但預期中共此舉勢必會令中美關係出現變化。

他解釋,以前美國不管國務院也好,白宮也好,他們對華還是主要是以合作為主,但以後雙方或轉為對抗性的關係,美國恐怕不會和中共官方繼續合作,因為美國人不但把中國看成經濟上的對手,而且看成戰略上的敵對國家。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達不到增長目標 中共大幅貶值人民幣
人民幣創史上最大貶幅 7類人損失慘重
人民幣史上最大跌幅 香港單日蒸發200億
人民幣劇貶  大砲川普猛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