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網:名篇本明騙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9月03日訊】
毛名篇,冒名篇,
論持久戰乃明騙。
武盜文賊抄百里,
關門灌輸稱獨見。
千謊包裝鬼扮仙,
偷天換日終露餡。

註:抗日持久戰,中共一直把它宣傳為毛澤東的「專利」,並把抄襲「拙品」《論持久戰》奉為所謂「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名著。據新唐人2015年9月1日報導,《美國之音》8月31日對抗戰老兵(前中華民國軍隊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和行政院長)郝柏村的專訪,再次證實:最早提出持久戰的是國民黨陸軍大學的代校長蔣百里。郝柏村在談到此問題時說:「我們抗戰一開始,當時蔣百里是陸軍大學的代校長,他就說過,抗戰,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與它講和。」他還特別說明,那是民國26年,也就是1937年的事,「不是毛澤東那個論持久戰,那是以後的事。我們從抗戰一開始就決心要打持久戰。」

蔣百里(本名:蔣方震),字百里,筆名飛生,晚年號澹寧,生於1882年,浙江杭州府海寧州硤石鎮人。蔣百里從小稟賦超群,過目不忘,被譽為「神童」。1937年初,蔣百里撰寫了一部題為《國防論》的新書,對於對日戰略主要闡述了三點:第一,持久抗戰,用空間換時間,等待時局扭轉;第二,不畏鯨吞,只怕蠶食,全面抗戰;第三,開戰上海,變日軍南北進攻軸線為東西進攻軸線,利用地理條件削弱日軍攻勢,阻擊日軍到第二稜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

1937年至1938年,蔣百里到處作報告、演講,並在報上連續發表文章,被稱作「戰時的文壇健將」,乃至中國政府抗日政策的「發言人」。而蔣百里所宣講的「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成了抗日時期的名言。1938年11月4日,蔣百里因操勞過度而病逝於廣西宜山,年僅56歲。噩耗傳來,舉國震驚,陪都重慶各界舉行公祭,蔣介石親臨主祭。國民政府明令褒獎,追贈蔣百里為陸軍上將。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誰是新中國》中共擴張內鬥種鴉片和通敵賣國的「抗日持久戰」
陳思敏:批郝柏村 中共少將曝假抗日
野狐一禪:中共竊取抗戰勝利果實的新醜劇
郝柏村:共軍對抗日貢獻只有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