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大陸9月份資金外流達780億美元

人氣 3255

【大紀元2016年10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國際投行高盛日前表示,大陸9月份的外流資金達780億美元。在目前人民幣貶值壓力升溫的大環境下,會加劇資金外流。而有大陸學者認為,資金加速外流是大陸經濟整體出現了問題。

高盛:9月份資本外流為780億美元

據華爾街見聞10月23日報導,高盛分析師MK Tang在報告中表示,外儲數據可能並非衡量資本外流壓力的最佳指標,其更傾向使用外管局的境內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和跨境人民幣流動數據來衡量中國潛在外匯流動狀況。

高盛表示:「過去幾個月,我們追蹤了外管局公布的數據中兩組單獨的數據,來測算中國潛在的外匯流動情況:一組是非銀在岸外匯需求數據,另一組是跨境人民幣流動數據。」

非銀在岸外匯需求指的的是9月當月新增的銀行代客即期結售匯逆差和遠期結售匯逆差之和,總計為333億美元(8月為46億美元)。

第二組外管局公布的跨境人民幣流動數據顯示,從在岸轉至離岸的人民幣淨流動數目為447億美元(8月為277億美元)。

高盛將這兩組數據累加,得出9月份大陸真實資本流出780億美元,遠超8月份的320億美元。

高盛同時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用以衡量潛在外匯流出的指標,與中國央行外匯占款數據的差額並不明顯。1-9月份,我們測算的外匯流出總計大約在5000億美元左右,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表明的外匯流出分別是2000億美元和3000億美元。」

人民幣貶值升溫推升資本外流

造成大陸資金外流的原因,業界普遍認為,是人民幣貶值或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造成的。

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特別提款權),金融界普遍認為人民幣加入SDR以後會貶值。而進入10月份以後,人民幣中間價連續創6年新低,人民幣匯率的走勢驗證了這一點。大陸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18日撰文認為,人民幣自十一長假後開啟了第四波貶值(人民幣四次貶值為2015年8月、2016年1月、2016年5月~8月、2016年十一長假後)。

10月2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247點,報6.7558,為8月29日以來最大調降幅度,價跌穿6.75,並再創6年新低。因為人民幣中間價是中共官方定價,所以代表中共官方對人民幣匯率的態度。

市場預計,現在人民幣已經跌破6.7,6.8將成為人民幣兌美元新底,甚至有金融機構認為新底在7.0。

金融界普遍認為,人民幣貶值壓力升溫將加速中國資金外流。

中國資金外流的根本原因

有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中國資金外流是社會大環境出了問題。

中國問題專家謝田教授10月17日在接受希望之聲廣播電台採訪時表示,因為資金總是向著最有利的方向,最安全的、最能獲利的方向去流動。資金外流一定是這個國家的經濟環境,經濟形勢或它的股市、房市、資本市場缺乏吸引力。目前來講中國的經濟已經陷入停滯了。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巡視員魏加寧也認為中國經濟大環境出了問題。

魏加寧10月16日在談到中國資本外流加劇時表示,現在大量資本外逃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中國是正利率,國外是負利率,而中國的資金往外跑;中國形勢(媒體宣傳為)「一片大好」,國外社會動盪,又是恐襲又是槍擊,但中國人卻在大量移民。這至少說明,在這些人心中,中國的風險比外國更大。所以,這絕不僅僅是技術性的原因,而是經濟大環境出了問題。

中國問題專家伍凡認為,人身和資產安全是富人們選擇將財富轉移到海外的最大原因。他說,社會環境,政治環境以及這些有錢人所受到的壓力,他們覺得那裡不安全。政治不穩定不能做生意。再加上中共隨時可能變化,這種政策有錢人感到不安全,這是從錢的角度。還有從小孩子的教育,以及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態環保,飲食、水源等等,覺得在那裡生活並不安全,不舒服,並且前景是不光明的,所以他們乾脆有錢就用錢買路到外國生活吧。

謝田表示,資金外流對任何國家,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這個數字繼續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外匯儲備就會慢慢枯竭。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共花費5000億美元外匯儲備支撐人民幣
專家揭中共3.2萬億外匯儲備投資何方
中國外匯儲備7月份下降至3.2萬億美元
中共外匯儲備3.19萬億美元 跌至四年半新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