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財辦副主任:中國已到了「劉易斯拐點」

人氣 891

【大紀元2016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中財辦副主任韓俊日前表示,人口結構變化對農業帶來挑戰,削弱了大陸農產品在全球的競爭力。有學者認為,作為人口大國,若任鄉村衰敗下去,後果會非常嚴重。

12月18日,中共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首屆國家發展論壇上指出,中國已經到了劉易斯拐點了。他認為,中國大陸農村勞動適齡人口從2012年開始減少。從2012年以來,16週歲至60週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1500萬人,每年都在減少。

他表示,中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一個背景,就是中國農業資源要素供給的條件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農業的轉型升級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口結構的變化,勞動力供給條件的變化推高了勞動成本,不僅削弱了製造業的競爭力,對勞動密集型的農業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削弱了中國大陸農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所謂「劉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 Point)是指在工業化進程中,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勞動力由過剩轉向短缺的轉折點。

也有觀點認為,在中國大陸「劉易斯拐點」並沒有真正到來。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農民工總量仍呈增長趨勢,只是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個百分點。2015年農民工總量為27,747萬人,比上年增加352萬人,增長1.3%。

一些行業觀察者說,受戶口制度的限制,農民工在城市買房和定居很難獲得當地的社會服務,諸如免費上學和醫療,從而影響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教授稱,中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農村,農民的問題必須解決,否則進不了現代化,然而,社會確實沒有給農民工創造晉升渠道。#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放緩 農民工回家
大陸農民工銀行跪地取錢 讓網民心酸想哭
顏丹:中國農產品安全有保障?
研究:留守兒童智力偏低 恐因母親過早離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