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從少林寺武校教練強暴女童說起

人氣 1221

【大紀元2016年02月27日訊】近日,中國大陸的一些網媒紛紛在揭露一起去年下半年發生在「河南登封少林寺達摩院武校」的暴行。據悉,施暴者是一名22歲的武術教練,被施暴者則是一名在該校學習武術的9歲女童。持續了近半年的暴行直指這位教練多次在課堂上公然對女童實施強姦行為。雖說直到去年年底,令人髮指的暴行得到了各方的證實、遭到了曝光,並由公安機關移送到了檢察院,然而不幸的是,施暴者卻已逃之夭夭。有媒體稱,「很快,教練就離開當地,人已經離開學校」。

顯然,這位既能毫不避諱的公開施暴,且在東窗事發後,還能及時一跑了之的教練,其能力實不一般。至少其人脈關係、背後庇護的力量,應該是「可圈可點」的。儘管有媒體為其所工作的學校辯解,稱「少林寺達摩院是一家民辦的武術學校,只是武校的名字裡有少林寺,這3個字和真正的少林寺並沒有關係」,然而,過往那些沒兜住的、在網絡上瘋傳的消息,比如,一些武校的官網上明碼標價,招生收費標準分為9900元、15900元、18900元這三個檔次;某武僧總教頭為辦學、向當地教育局局長行賄15萬元等與利益糾葛、金錢往來有關的舊聞,都讓人們無法接受並相信,充滿著如此銅臭味兒、連住持都搖身變為CEO的今日少林寺,其招牌名號——「少林寺」能是誰想冠名就可冠名的。

如果說,那些打著旗號辦學的武僧們,完全懂得如何利用人們對少林武術的盲目崇拜心理,來為自己謀取暴利,那麼,他們在慕名而來的武術愛好者面前,是絕不會表明自己「和真正的少林寺並沒有關係」的。甚至當很多人表示對「少林武僧文武學校」和「少林寺武僧文武學校」兩個牌匾感到糊塗時,某武校招生辦主任還竭力辯稱,「學校的準確名稱是『少林寺武僧文武學校』」,前面那個「是當時少寫了個字」。可見,「少林寺」這一品牌對其麾下的武校來說,可謂是具足了魅力與價值。

於是,我們也就不難想像,如今發生了強姦暴行的那家武校如此反常的、似乎在急於撇清與少林寺有關係的說法,其出發點仍是想顧全、維護少林寺的顏面。他們絕不希望公眾、尤其是武校期待的那些潛在客戶們將少林寺與「醜聞」、「惡行」等負面事件產生絲毫的聯想。畢竟,假借「弘揚武術」之名來辦學斂財,是早已淪為商業集團的少林寺在創收中所能攫取的一塊肥肉。

對「少林寺」催生的這些武校而言,辦學與「弘揚武術」的大願無關,更無心於實實在在的教授一些武術功夫,說到底,只是想騙錢而已。可悲的是那些被騙者,尤其是上述強暴事件中,不但被騙了錢財,還被強行玷污了女兒貞潔的父母,他們之所以會被騙,與其說是出於對少林武術過度幻想與盲目崇拜,倒不如說是因為對少林寺近幾十年來的淪落、蛻變以及對少林武術真正的精神內涵瞭解甚少所致。

事實上,只要瞭解一個「武」字背後所深藏的意義與內涵,就足以觸類旁通、追根溯源了。傳統經典文著《漢書•武五子讚》指出,「武」字由「止」、「戈」二字組成;它的意思是「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干戈,非以為殘而與縱之也」。也就是說,「武有御暴防身、止戈平亂、化解爭鬥、獲取和平之意」。而在幾千年的尚武文化中,「武」字之後總離不開一個「德」字。在很多古書的記載中都隨處可見「武德」一詞,即「尚武」與「崇德」缺一不可。如今,有老一輩的武術名家也指出,「傳統武術講武德,就是教一個人要行善,練了武術不要欺負人,應該是鍛練身體、防身自衛用的。

包括一些正宗的武術門派在傳武、收徒時都有訂立不破的規矩,比如說,《永春白鶴拳拳譜》認為練拳要做到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意待人,善守其德;六合拳有「四不傳」:一忤逆不孝者不傳,二貪財好色者不傳,三逞能欺人者不傳,四酒色之徒不傳;話說傳統的少林門宗也有「煉功十忌」:一忌荒惰,二忌矜誇,三忌躁急,四忌太過,五忌酒色,六忌狂妄,七忌訟棍,八忌假正,九忌輕師,十忌欺小。

對比之下,人們或許一眼就能識別出,如今的少林武術早就不是從古時流傳至今的正宗絕學了。從一些僧人由部隊教官領著進行軍事化訓練,很多人學武的目地不過是為了練就一身功夫、然後去部隊當兵,寺廟裡的和尚積極投入「反恐」大軍等奇葩新聞中,也足以顯現出,中國今時今日的少林寺,即便有那麼幾套「花架子」招術,也早已是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

因此,不講武德、亂收僧徒的少林寺,一旦開辦了專門的武術學校,可想而知,被派入其中、充當教練的門徒,又會是怎樣的貨色?加之當初辦學的目地只是為了求財圖利,於是認為錢能擺平一切的習武之人,也就更沒甚麼操守可言了。我們或可說,只練就了一身打架本事的教練會「恃強凌弱」,其實是不難預見的。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顏丹:誰該對宗教「世俗化」負責?
釋永信被實名舉報6宗罪 最高檢受理
阿善師武藝群英會 29日西螺盛大登場
釋永信罕見缺席嵩山論壇年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