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去年危險進口商品中 62%來自中國大陸

人氣 155

【大紀元2016年04月25日訊】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4月25日表示,去年進口商品中,有超過2000項產品觸動預警系統,多數為玩具和服飾。中國大陸則是危險商品來源國第1名,高達62%的危險進口商品來自大陸。

中央社報導,歐盟執委會週一公布去年進口商品危險警報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共有2072件進口商品觸動歐洲工業產品安全監督機構的「快速預警系統」(Rapid Alert System, RAPEX),另有2745件進口品被要求進一步檢驗。

2015年,被發出快速預警警報的進口商品中,27%為玩具,17%為服飾、織品與流行商品。產品不合格的主因則多半是存在化學風險、包括含鉛量過高等因素。

「中國製造」被歐盟列最不安全產品榜首

中國大陸則是危險進口品的最主要來源國,歐盟去年查獲的危險進口品中,62%來自中國大陸。歐盟在2003年啟動快速預警系統以來,查獲的大陸危險進口商品已經超過1萬件。

主管司法、消費與性別平等業務的歐盟執行委員喬霍瓦(Vera Jourova)表示,快速預警系統目的在協助消費保護主管機關快速將歐盟境內的危險商品撤下,以保護消費者。根據歐盟規定,只要歐盟任一會員國對某一商品發出快速預警警報,所有會員國也會立即跟進,發出預警警報。

去年5月,快速預警系統就發布一項聲明表示,「中國製造」已被歐盟列最不安全產品榜首。

但喬霍瓦也坦承,隨著網路購物日益發達,商品直接送達消費者手中,加上大陸商品大量銷售,都是對快速預警系統的莫大挑戰。據統計,65%的歐洲消費者會透過網路購物,過去10年網路消費人口成長27%。

OECD:中國是全球仿冒品的主要來源

此外,經合組織(OECD)日前公布最新研究報告說,中國是全球仿冒品的主要來源,占全球的63.2%,為排名第2的土耳其3.3%的逾20倍。中國最大電子商務業者阿里巴巴也因為旗下淘寶和天貓購物網站賣仿冒品,而遭多家國際精品業者提告。

OECD表示,鞋子是最常被仿冒的產品,再來是服飾、皮件、電子產品。報告預估,2013年全球仿冒品的市場規模已達4,610億美元,占全球進口的2.5%,而在2008年不過才1.9%。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年度10大危險玩具  童書和漫畫英雄玩偶上榜
歐盟去年危險消費品增加  中國產品佔7成
安省公布「危險廢品回收」收費標準
劉曉:從中國偽劣產品給美國帶來的危險說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