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恐懼倒台 經濟政策搖擺不定

人氣 1414

【大紀元2016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日前,有大陸財經人士撰文分析了大陸經濟政策出現巨大搖擺的原因,也有海外分析人士認為,中共經濟政策左右搖擺是出於恐懼。

中共經濟政策近來發出了多種聲音。有體制內的專家表示,現在經濟下行,為了保GDP要加大投資,而且現在是加大投資建設的大好機會,可以消化過剩產能,央行要繼續放水;另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陷入L型發展,而且要在底部運行幾年,而且要去槓桿。

外界普遍認為這些代表了官方不同派別對經濟的看法,所以現在大陸央行一 會兒放水,增加信貸規模,過不多久又開始收緊信貸,左右搖擺不定。

6月14日,財新傳媒主編王爍在新浪博客撰文分析認為,經濟增速一下來,就有人主張刺激需求,從需求側想辦法,於是要放水;而經濟一穩住,主張結構改革的聲音就變強,也就是不放水,來回擺動。而這一切的起源,就是對經濟增長速度抱有不切實際的預期。

王爍表示,兩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前財長拉里•薩默斯和發展經濟學家普裡切特,2013年發表了後來被大量引用的論文,研究全世界各種經濟體在經歷高增長 (他們將高增長定義為4%以上)後的走勢。他們發現:在二戰以後發生過的70次經濟高增長中,只有4次隨後出現增長加速,其餘都是顯著下跌;而所有超高速增長(他們定義為6%以上)後,都出現超過5個百分點的斷崖式下跌,然後再慢慢恢復,保持在2%到3%的長期增長水平上。所以經濟高增長後增速突然下滑是常態。

之所以出現經濟高增長後增速突然下滑,法國總統經濟顧問、經濟學家讓•皮薩尼•費裡認為,首先,經濟增長了幾十年,對增長會持續的信念固化。其次,政府阻止增速下滑的努力很可能會使問題惡化。不斷增加投資可以暫時緩解,但過度投資的效果一是會遞減,二是存在限度:你是可以搞基建,但最終基建得有效益才能為增長繼續做貢獻。

所以,王爍認為,除了降預期,並管理好減槓桿和泡沫風險之外,政府要做的就不多了。政府無須領導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能夠順應就很好了。

也有海外評論人士表示,中共之所以一會兒要放水刺激經濟增長,一會又要去槓桿、不放水,互相矛盾、左右搖擺,歸根結底是為了保持GDP增長造成。當看到宏觀經濟下行,GDP要大幅下降時,就開始感到恐慌,為了保GDP就開始放水,加大投資,搞基建,甚麼產能過剩都不管了,先把GDP保住再說。

之所以中共要把GDP保持在一個它認為的水準,是因為中共知道他的政權是靠欺騙廣大民眾騙來的,它在建政之前對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承諾無一兌現。隨著中共壞事做盡,中國民眾對中共假、惡、暴的本質越來越認識。中共現在靠謊言欺騙,民眾已經不買賬了。

現在中共唯一能拿出來說一說,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就是經濟,標榜自己的GDP比其它國家好,如果最後連GDP也保不住了,中共在大陸民眾面前就沒有可以炫耀的了,就再也騙不了人了。所以中共保GDP是出於對自己會被民眾丟棄的恐懼,是出於被趕下台的恐懼,所以中共的經濟政策左右搖擺就不足為奇了。

而造成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共的體制,中共不解體,中國的經濟就不會從根本上好轉。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三句話看懂當前的中共經濟政策
高層智囊披露中共經濟政策轉變的背後原因
中共發改委15項經濟政策遭提前洩露?
糾正江的經濟政策 習近平推供給側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