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政工牽藤(14)

作者:宋唯唯

家鄉,豔陽天,油菜花鋪天蓋地。(伊羅遜/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牽藤面對這一桌子餿了變質了的飯和菜,方才喝過的那一口變質了木瓜奶茶的味道還留在她嘴巴裡。她擦了四五家的地板,洗了四五家的衣衫,此時,汗淋淋地站在桌前,突然,就撐不下去了,陡然地決堤了,崩潰了。她魔魔怔怔地轉身,滿屋子亂走,推開玫瑰的衣帽間的門,地板上扔著無數件衣服。她揭開枕頭開始鋪床,霍霍然抖開床單,潔白地將一切都覆蓋。然而,心裡就是崩盤了、決堤了!她在這房子裡,那房子裡,燒了多少頓無人理會的飯,整理了多少回,情欲滌蕩後的床鋪,手洗了多少腥氣的齷齪的內衣。洗女人內衣,在鄉下人眼裡是多麼晦氣的一件事!染指了要背時一輩子的,尤其是這些,不正經做女人的小婊子們,在鄉下人的傳統倫理裡,要裝在籠子裡沉塘!洗她們的內衣,老的小的擱在家裡,進城來給她們擦地板,熨衣服,燒那頓沒人領情的飯!她伺候了這些小婊子們這麼多年!一身不乾不淨的晦氣。所以她這麼倒楣!這個城市還了個瘸子給她,餘生的苦就在腳底下鋪著呢,漫漫地延續到路盡頭。

她的長興,一個能幹的男將,心靈手巧,會做木工、瓦工,在這城市走過多少工地,蓋了多少的樓廈,裝修了多少房子,伺候了多少木料、油漆、磚石,如今斷了一條腿。她的男人,當年十鄉八里之間,上哪裡挑比他更俊美、更熱情、更討人喜歡的青年?他會在月光下吹笛子,那樣的笛聲是夏夜水邊的蝴蝶,蹁躚在她的青春裡。過年的時候,一台人家都是他寫春聯,毛筆蘸墨水,落墨在朱紅長箋上。他還是個通情達理的男人,當年她脾氣可大了,耍橫撒潑的時候,一伸爪子照著他的臉就抓起來撓起來,還要跳到視窗,伸長了脖頸去罵老不死的公公和婆婆,長興總是握了她的手拉到床頭坐下,一雙好看的眼睛,憂心忡忡地求她息怒,他好聲好氣地給她講道理,逐條兒逐條兒地將道理捋平坦了,解給她聽,說到她決定重新賢慧起來。來到這城市,藍布衣一套上,人就沒了身形沒了名字,就成一枚民工了。她的多情的俊美的男人,百裡挑一的男人,在城市裡這麼多年,過著何其不恰當,不符合他的一種生活—–牽藤想著他年輕時,寧靜的眉眼,唇紅齒白的笑容,心尖尖都是痛的。

她油然地,惡狠狠地朝手邊的床單啐了一口,朝鏡子、地毯、內衣、床頭櫃,這間放蕩的、淫邪的屋子,啐了又啐。她心裡燒著火,熊旺旺的大火。這城市將她榨乾了。她哭不出來,一滴淚都沒有,也從沒有過要流淚的衝動。眼淚是她唯一的純情,她的私房錢,是她自故鄉的麥田、花朵、荷葉上露珠,採集,凝結,隨身攜帶的那一點晶瑩、清涼。她寧願啐這城市,啐得口乾舌燥,也不流一滴淚,糟蹋她的淚,糟蹋在這麼無情無義的地方。(待續)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林蔭道兩端的公寓樓,靜靜地泊在晨光裡。牽藤笑咪咪地和樓門保安道過早安,就上了電梯。這是她一天裡的第一個笑容,那種帶點羞澀、拘謹,臉紅紅的笑容。一個得體的家政工的笑容。
  • 窗外的大風吹拂著椰子樹,樹蔭婆娑,牽藤愛惜這午後舒適的,略略倦怠的時光。遠方的風正在吹拂她家鄉的原野,熱熱的風,遼闊的麥浪。
  • 待車開了,牽藤縮回貼在窗玻璃上殷勤應承的笑臉,一看荷荷,滿臉的淚水,正扭過頭,眼睛緊緊地看著父母,輪胎馳過泥土路面,揚起的灰塵彌漫,爹娘就措著手,肩並肩,矮小地站在黃塵裡,盡力地望著隨車而去的女兒……
  • 是六月的平原,還鄉路上全是鬱鬱莽莽蒼翠的顏色,空氣裡充滿了油菜成熟的香味。沿途的大南風烈烈地吹著
  • 牽藤在下午的滿室西曬裡,擦玻璃,拖地,她出著大力氣,做得揮汗如雨的,荷荷站在她身邊,她熱乎乎的肉氣,鋪面而來,中年婦人,熟透了的肉氣,帶著汗水發酵了一日的味道,令荷荷覺得親,還有種,近乎沮喪的難過,她心疼她的勞苦,陀螺似的一天運轉。
  • 牽藤呢,她的殷勤、活潑、本分的笑容張羅了一天,此時也累了,笑不動了。平著一張臉,平著手腳,也沒心勁再收斂動靜了,她打開水,嘩啦嘩啦地淘洗拖把,擦過地板,傢俱擦擦,碗洗一洗。寫字樓小姐盤腿坐在沙發上,膝頭擱著一隻筆記本電腦,上網打發著時間。她火眼金睛地監督著牽藤。
  • 夜晚的車輛從光帶裡撒著歡兒馳過,身姿是放任的肆意,對於尋歡作樂的歡快奔赴。這城市的夜,從來如此風情。牽藤的身影,在橙色光照的街道下走,如一只老實巴交的小螞蟻。
  • 和玫瑰們的緣分,無一例外的,一戶人家做個二年三年,那一份濃墨重彩,已經覆蓋了所有寡素。而後,玫瑰們就不做玫瑰了,牽藤忠實地記著她們的去處,無非是遠走高飛,或者嫁入富豪門下。
  • 在講階級鬥爭那些年代,他思想極左,做過許多錯事,打過許多人。但這是他一個人的過錯嗎?他沒有文化,完全出自樸素的階級感情,黨叫他幹啥他就幹啥,黨讓他怎麼走他就怎麼走。
  • 土地改革鬥地主分田地,大躍進捉拿偷糧吃的社員,反右傾時吊打反對大兵團作戰的人,文化革命批鬥地、富、反、壞、右,哪次運動他都要得罪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