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誕新地王 發改委釋調控一二線房價信號

人氣 2119

【大紀元2016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近日上海再現總價37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新地王,樓面價超12萬元才能保本;大陸官方釋出調控一二線房價的信號。今年以來,大陸地王頻現,由此引發的樓市風險引關注。

上海再現總價37億元新地王 樓面價超12萬才保本

據大陸一財網報導,7月14日,2016年上海市區第一塊住宅用地公開拍賣。包括華發、葛洲壩、招商、中糧、保利地產、金茂、新城、合景、永同昌、三湘、九龍倉、中洲、金隅、泰禾、大名城等15家房企參與了拍賣。

最後,新城控股以總價37億元競得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073-06號地塊,再度刷新了全國單價地王記錄。據此,該地塊樓板價67,409元/平方米,溢價率77.39%。扣除保障房、自持部分等,實際可售部分樓板價94,469元/平方米。這意味著,未來兩年該項目需要賣到12萬元/平方米以上才能保本。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涼城板塊和上海2015年以來最熱的大寧板塊正好挨在一起,所以當大寧板塊房價飆升時,涼城板塊土地價格也隨之飆升。

外界關注,近日,大陸官方釋放樓市調控信號。

發改委: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要防止房價持續過快上漲

據財新網14日報導,對於房地產市場走勢,國家發改委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基調仍然是去庫存。

7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言人趙辰昕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對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要密切關注其庫存下降情況,防止房價持續過快上漲;對三、四線等商品房庫存較大的城市,要化解房地產庫存。

而公開信息顯示,房價上漲仍集中在一線和主要的二線城市。

6月深圳房價上漲同比居百城之首

7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6年6月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同比(相比去年同期)來看,6月份百城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有59個,比5月份增加5個。深圳的漲幅仍居於百城之首,上漲51.95%,其周邊的東莞、惠州漲幅超過30%。

主要二線城市中,南京、蘇州等9個城市的漲幅在20%~30%之間,武漢、保定等6個城市的漲幅在10%~20%之間。

百城房價上半年同比累計上漲7.61%,漲勢主要集中在一線和主要二線城市,及其周邊地區。

今年以來,大陸樓市風險為外界持續關注。

地王頻現加劇樓市風險 樓市或迎調整期

據陸媒報導,今年上半年,大陸出現205宗總價超過10億元的地塊、51宗總價超過30億元的地塊、3宗總價超過100億元的地塊,以及144宗溢價率超過50%的地塊、92宗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

鳳凰財經6月10日報導稱,今年「地王」頻現,溢價率更動輒高達300%-400%,讓市場瞠目結舌。

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截至5月25日,50家典型房企平均拿地成本6,283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平均成本增加48.4%。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直言,如果未來一年內房價漲幅不超過50%,競購「地王」的企業都將面臨風險。有上海業內人士認為,高地價將為房企的發展埋下重大隱患。

7月6日,鳳凰國際報導稱,近期,通過大數據分析各個行業就業情況的凱博諮詢(Guidepoint)發布一份有關中國就業市場的報告。報告顯示,自2013年初,房地產行業就業機會的走勢與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在6個月中是相似的,先於房價六個月左右達到峰值和觸底。而就業機會具有前瞻性,這一前瞻性或揭露了房價未來走勢。

根據研究,目前大陸房地產中介新增工作機會的峰值已經過去,這意味著房價未來將會下跌。凱博諮詢數據與分析團隊主管Erik Haines表示,如果這一趨勢持續,可能暗示中國的房價將會開始下跌。

報導稱,行業觀察家對於投資者的投機行為和未來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擔憂不斷上升。經濟學家曾警告說,「中國房價在未來某個時刻將會經歷大幅回調。」這一時刻很可能已經到來。

此前媒體報導,大陸「地王」頻現催生高槓桿和泡沫風險,為中國經濟危機埋下另一顆炸彈,泡沫一旦爆破將危及金融體系安全。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分析:大陸一線城市房價遠高於國際城市
大陸房價持續上漲 樓市暴露出深層經濟風險
房價是漲是跌?大陸樓市釋放兩相反信號
中共央企、銀行與地方在房價上的利益鏈黑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