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 庫蚊可傳播茲卡病毒 可能在全澳流行

人氣 189

【大紀元2016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道)巴西知名茲卡(Zika)病毒專家Constancia Ayres近日發現在全球廣泛分佈的庫蚊(Culex)可攜帶茲卡病毒。澳洲每個州都有庫蚊分佈,而赴裡約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回澳洲後,可能會「加速」 茲卡病毒的傳播。

據七號新聞網報道,Ayres的發現意味著茲卡病毒將不只存在於熱帶地區,而很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流行起來,她認為這種病毒可能會在澳洲、美國和全歐洲成為一種流行病。

之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埃及斑蚊(Aedis Egypti)是唯一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斑蚊只在北昆士蘭有分佈。但是專家Ayres發現病毒似乎進化了,全球分佈最廣泛的庫蚊也成為可以傳播該病毒的病媒蚊,這種蚊子在澳洲各州均有分佈。

而世界各國運動員都會去茲卡病毒流行區-巴西參加奧運會,當這些代表隊歸國後,如果有人感染了茲卡病毒,可能會加劇病毒的傳播。

茲卡病毒感染癥(Zika virus infection)是由茲卡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攜帶病毒者被病媒蚊叮咬後,茲卡病毒可在病媒蚊體內增殖,而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此外,也可經由性行為或母嬰垂直傳染,也可能會發生輸血傳染。

病者感染後的典型癥狀為發燒、紅疹、關節痛、關節炎、結膜炎等,持續約2-7天,有時也有頭痛、肌肉酸痛及後眼窩痛。巴西等流行地區曾有病例出現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併發症,且有孕婦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之案例。

責任編輯:簡沐

相關新聞
研究綜述:他汀類藥不很有效 安全風險過高
研究:孩子在戶外玩耍 有助改善近視問題
澳洲進入流感季節 早種疫苗防流行病毒
澳洲研究:講手機不會提高腦癌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