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不讓一粒不安全的米進入G20峰會」?

人氣 1402

【大紀元2016年07月29日訊】「不讓一粒不安全的米和一滴不安全的油進入G20峰會保障基地」,這是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正曉近日在杭州調研G20峰會糧油供應保障工作時喊出的一句豪言壯語。在他看來,「G20峰會是國際目光聚焦之處」,因此「為了確保成功、精彩、安全地舉辦G20峰會,展現大國風範、體現大國實力」,就必須「盡力保障G20峰會糧油的食用絕對安全和防範絕對安全」。

「絕對安全」四個字一語道出了領導對此次G20峰會的高度重視。事實上,對於這般禮遇,中國的老百姓或早已習以為常。從奧運會到「APEC」,中共官方為了捍衛自己的那份民族自豪感,掏心掏肝的將國際友人奉為上賓,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無論是萬里晴空,綠樹成蔭,還是PM2.5降至歷史最低點的優質空氣,中國所展現的姿態似乎早已超越了「禮儀之邦」的界限,甚至看起來有些「諂媚」。

而如今,中國掌管糧食的最高官員誓死捍衛米糧安全的姿態再次將這種不自然的諂媚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如果說萬里晴空以及優質的空氣在中國尚屬難得一見的奇觀,那麼每天都擺在中國人飯桌上的大米又有甚麼可稀罕的呢?在中國,連大米也要保障安全?這種足以讓不知情者困惑、詫異、甚至偷笑的行為本身,就已經演繹出「顏面掃地」的效果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米不安全的確不只是一句說說而已的笑話,否則糧食局局長也不至於用「不讓一粒不安全的米…」這種強調性的句式來表達國家的重視以及對大米安全問題本身的緊張感。緊張的來源不過在於近些年,有關「毒大米」的事件不斷在中國大陸頻現。一些媒體發佈的文章都在指出,「中國人卻越來越不敢吃自己產的大米了」,「每年被吃掉的1.3億噸左右的大米中約有1200噸竟是遭重金屬污染的『毒大米』」,「也就是說,國人每吃十頓米飯就有一頓是毒米飯」。

大米所含的毒素顯然與耕地的污染情況有關。來自環境部門的資料顯示,「全國耕地面積的1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其中,受礦區污染耕地3000萬畝,石油污染耕地約750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約75萬畝,「工業三廢」污染近1.5億畝,污灌農田近5000萬畝。這些來自官方的權威數據無不在表明,「毒大米」或早已遍及全國。而其中,種植水稻最多的省份——湖南,「重金屬砷超標達715倍,鎘超標206倍,鉛超標5倍」。

除了受污染所致,大米還存在著「轉基因」的問題。不管專家如何解釋,「轉入的基因本身就是抗農藥基因、耐受抗生素基因等毒素基因」,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種方式也被稱為「自我絕種」,因為已被證實,會導致動物出現病變、癌變以及絕育等惡性症狀。對於這些「死亡物種」,有關部門的做法竟然是,將其應用到「主糧」這一領域,其中當然包括大米。有資料顯示,「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給主糧頒發轉基因安全證書的國家」。2009年,中共農業部就曾給兩種轉基因水稻和一種轉基因玉米頒發了有效期為5年的安全證書。

既然領導們都認為轉基因主糧是安全的,那麼又是否會擺上此次G20峰會的餐桌呢?我們從糧油供應單位——杭州糧油發展公司董事長、軍糧供應中心主任的一句話中即見分曉。他此前表示,「為確保採用的糧食質量優良,大米主要來自東北三省的產糧基地,部份來自江蘇」。而對於來自東北三省的大米,坊間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就是,此地「多無轉基因」。

即便不聽傳言,我們從這次會議的「國際性」就能想到,所有供應的食品、甚至是各類產品,肯定會按照人家的「國際標準」、而非中國的國內標準來作為參照。要知道,如今世界各國,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大張旗鼓的拿民眾當小白鼠,毫不避諱的將轉基因應用到口糧之中。而此次獲得了舉辦G20峰會殊榮的中共官方,當然是不希望多年前的「三鹿毒奶」事件在峰會結束後,再次被換上「毒大米」、「轉基因大米」這樣的雷人標題,出現在世界各國媒體的頭版頭條。

可見,僅是「標準」二字就足以拉開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距離。只是這種差距並非橫向拉開,而是一個在上、一個在下。相比國人,「一黨」體制下的各級部門似乎更重視在國際友人面前樹信立威,而目地不過在於想要尋求更多的利益合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巨大的國庫財政更多的是來自國民的供給。若按照這樣的供給比例,糧食局在保證G20峰會的糧油安全之前,是否該好好關注一下中國億萬民眾所食用的大米以及其它眾多食品的安全問題?領導們都說,民以食為天,那麼也就應該懂得,糧食不安全,則國民不安全;照此下去,國家也就毫無安全可言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大陸毒食品再起波瀾 有毒鹽流入多地市場
杭州強拆迎G20峰會 數百警察半夜突襲抓人
河北再曝重金屬超標鹽案 毒鹽流入多地市場
滬杭重大活動頻安保升級 浦東機場卻爆炸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