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誕辰150週年紀念 曾3次到訪芝加哥

人氣 156

【大紀元2016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芝加哥報導)8月6日,芝加哥台灣同鄉聯誼會在僑教中心舉辦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活動。郭正崇介紹說,孫中山先生與芝加哥淵源深厚,曾經於1910年初、1911年4月底、1911年10月三次造訪芝加哥,尋求僑胞對革命的支持。  
  
郭正崇說,孫中山先生之所以在芝加哥停留,也因為芝加哥是當時美國鐵路樞紐中心。根據當年駐芝文化組組長黃剛撰文,1909年11月孫中山計劃從紐約奔赴舊金山,他住在一名芝加哥牧師家中,獲知芝加哥人心開明,願支持革命,於是前往芝加哥。孫中山於1910年1月18日首次抵達芝加哥,成立了同盟會。據悉,1910年間芝加哥華僑只有30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姓梅,都是台山人。「芝加哥同盟會剛成立時,只有12名成員,」郭正崇說。  
  
一年後,孫中山為了籌集革命軍餉,再度從紐約趕赴芝加哥,恰逢當日(1911年4月27日)黃花崗起義在廣州失敗。孫中山到芝加哥時,芝加哥同盟會已經相當壯大,聯合了安良工商會和協勝公會的力量。  
  
但是清朝保皇派也在美國積極籌款,他們的辦法是帶來很多清朝官員穿戴的袍褂靴帽,根據捐款多少,來封贈官階。在芝加哥僑界有實業的老闆們差不多都是保皇派。華僑中層人士雖然認同孫中山的驅除韃虜、建立民國的思想,但思想上有顧慮,認為推翻清朝是「造反」。孫中山於是在底層百姓中宣揚革命道理,他每到一家餐館,就直接進入廚房,找廚工們交談。   
  
孫中山第三次到芝加哥是1911年10月,他原計劃從丹佛前往美東,得知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成功後,改變行程到芝加哥。郭正崇在講座中亮出了紐約時報1911年10月14日的報導,稱孫中山將於10月15日在芝加哥舉行「預祝中華民國成立大會」。芝加哥論壇報的前身「芝加哥每日新聞」亦在當年10月14日刊登孫中山畫像,稱他可望成為中華民國首任總統。   
  
講座中,郭正崇還展示了美國政府曾經發行的一張5分郵票,把孫中山和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林肯並論,並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類同與林肯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8月6日的紀念活動中,中華會館主席黃于紋表示:「我們在芝加哥中國城有孫中山紀念館、孫逸仙街、國父銅像,這些都是海外僑胞對孫中山先生尊敬、遵從的具體表現。」她說,中華會館一定會繼續努力,弘揚國父的革命精神,實現國父遺志,凝聚全球華人力量,將三民主義思想貫徹到底,讓中華民族更富強。

台聯會成員穿上制服,表演舞蹈,並與台北駐芝官員合影。(唐明鏡/大紀元)
台聯會成員穿上制服,表演舞蹈,並與台北駐芝官員合影。(唐明鏡/大紀元)
  
紀念活動以大合唱開場,金音合唱團和瑞柏合唱團一同表演了國父紀念歌、禮運大同篇、旗歌+國歌等曲目。台聯會穿上威權時代制服,表演舞蹈「我愛中華」。   
  
駐芝辦事處處長何震寰、副處長陳瓊玉、僑教中心主任王偉讚、副主任葉子貞、中華會館主席黃于紋、台聯會會長王劍平,以及多位僑務委員出席了活動。 ◇#

責任編輯:溫文清

相關新聞
紀念孫中山逝世 僑胞獻花追思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ZTM.342車隊美西壯騎
紀念孫中山 臺灣單車隊500哩壯騎抵洛
葛永光加州硅谷演講:重溫孫中山先生的民國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