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卡山雨欲來 居民如何防範

人氣 77

【大紀元2016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子文洛杉磯報導)已經擴散到美國本土佛羅里達州的茲卡病毒雖未在洛杉磯發現,但能夠攜帶這種病毒的蚊子卻分布在整個聖蓋博山谷,這種蚊子就是伊蚊(Aedes)。

能夠攜帶茲卡病毒的伊蚊(Aedes)。(大洛杉磯縣病媒控制局提供)
能夠攜帶茲卡病毒的伊蚊(Aedes)。(大洛杉磯縣病媒控制局提供)

大洛杉磯縣病媒控制局公共新聞官孫李維(Levy Sun,音譯)說:「這種蚊子是黑白相間的,所以十分容易辨別,它們的特殊之處在於會在白天咬人。」

與傳播西尼羅病毒的加州本地灰色的蚊子有所不同,伊蚊體型較小,約有四分之一英寸;繁殖的條件低,週期快,從卵變為成蟲只需要大約一週時間,所以這種蚊子幾乎無處不在。

茲卡病毒源自非洲,但近期在全世界範圍內有擴散的趨勢。8月5日,加州兩名嬰兒因茲卡病毒而產生小頭症。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茲卡病毒暫時沒有很好的治癒辦法,除了通過性行為傳播外,擺脫蚊子叮咬,是預防茲卡病毒的最佳辦法。要消滅蚊子,最易操作的就是不讓它們有機會進行繁殖。

孫李維提醒居民:「至少每週處理家裡各種容器中存在的靜水。」尤其是要留意房間中花盆和花瓶的存水,以及院子裡較為隱蔽處的存水。如家中有池塘或者泳池,一定要確保池中的水是一直流動的,才能保證不會滋生蚊子。另外,在池塘內放養食蚊魚也可有效抑止蚊子的繁殖。但假如意外被叮咬,一定要在隨後幾週內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尤其是老人和青少年,「因為很多如西尼羅或茲卡的症狀,基本上都在兩週後出現」。

被蚊子叮咬後若有發熱、起紅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請及時前往醫院諮詢。

根據加州衛生局8月4日發布的新聞稿,洛縣居民中已有24個感染了茲卡病毒的病例,都是在外出旅行時感染。雖然尚未偵測到在本地感染的病例,但是能傳播茲卡病毒的伊蚊已經在聖蓋博谷和洛縣東部地區繁衍。伊蚊也可以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感染。◇

責任編輯:孟靈雨

相關新聞
慎防稅務詐騙 南加男指示客戶開假公司避稅
「克勞澤獎」得主黃信元:提好問題更重要
房源緊俏 賣房是時候嗎?資深經紀人解惑
加州熱門城市 加價20萬美元才能買到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