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吹「民國風」 台灣人北京開繁體字私塾

人氣 4462

【大紀元2017年0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近年吹起「民國風」,有台灣人在北京開繁體字私塾。

中央社1月11日報導,在大陸學繁體字變得很時髦。北京有家名叫「繁體字」的咖啡館,是京城唯一教繁體字的私塾,老闆娘李雪莉來自台灣。

這家不醒目的咖啡館隱身在後鼓樓苑胡同,店門上掛著「繁體字」招牌。館內採木質陳設,擺放著大量的繁體書,還有仿小學國語作業簿設計的復古臨摹本,處處有台灣的味道。

李雪莉是中文系出身,在北京生活10幾年,原本從事廣告業,後轉行經營咖啡館,並在店內開了教繁體字的私塾。

報導稱,繁體字近年在大陸愈來愈流行,許多人刻印章選擇用繁體字呈現名字,店家招牌也慢慢可見到繁體字樣。但李雪莉教繁體字卻是想讓更多人領略漢字的美。

她說,自己讀簡體字小說很難被感動,想了好多年才發覺,也許是因為簡體字無法呈現出一些文字背後的意思。例如「髮」的筆劃多,有種髮細如絲的感覺;而「髮」的簡體字是「發」,就失去這種味道。

經典的例子是「我的頭髮燒了」。如果用簡體字表達,「髮」變成了「發」,就會讓人無法分辨到底是「我的頭『發燒』了」還是「我的『頭髮』燒了」。

李雪莉幾年前開始在店內教課,不只教客人寫繁體字,週末還開私塾,讓學生認識漢字的演變和部首含意。李雪莉強調,她這麼做,純粹是興趣,是基於對文字的喜愛。

最新一期的繁體字課堂上,5名學生來歷都不同,但共通點是對文字都懷抱濃厚的興趣。

李雪莉表示,肯在臨摹本上學寫繁體字、明白筆劃順序的顧客結帳可打九折,現在愈來愈多的客人推開店門是說「我們又來寫字了」,而不是說來喝咖啡。

中央社去年12月18日報導,近年來在大陸,茶藝課、書法課受到歡迎,還有些人會刻意寫繁體字,這樣的人群正在增加,他們透過書寫繁體字拉近與傳統文化的距離。

上海渡口書店老闆高路近來開設了「在漢字的王國」的書法課,上班族每週一次聚集寫繁體字;上海有些小孩週末還會去補習古文,有家長表示, 「身為中國人,這些(古文)是中華文化的價值。」

習近平推崇傳統文化

習近平近年來多次褒揚中華傳統文化。如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出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作家協會全國代表大會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 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習近平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不斷上演一幕幕的歷史悲劇。

同年10月13日,「學習小組」微信公號刊文,講述習近平熟讀文學經典的往事。6月10日,官媒發表題為「解碼習近平的傳統文化情結」一文,強調習重視中國傳統文化。

2014年8月26日,陸媒報導,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曾被刪除全部8篇古詩。9月9日,習近平公開表示,他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3年,中南海高層消息人士曾向大紀元、新唐人透露,習近平的「中國夢」有三點:中國傳統文化夢、中國憲政夢和中國宗教夢。#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大陸導演馮小剛建議恢復繁體字 怕失傳
貝嫂香港開店 網民嗆:用簡體字就別開
梅蘭芳之子:孩子要識繁體字 勿丟傳統
【美東南隨筆】大陸記者寫台灣:找中國味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