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中國面臨三大經濟問題的困擾

人氣 3714

【大紀元2017年01月06日訊】有大陸經濟界學者日前撰文表示,2017年中國面臨三大經濟問題的困擾,如果這三大問題處理不好將嚴重影響今年經濟的走勢,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讓「房地產化」經濟實現轉型。

「房地產化」經濟轉型有難度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1月4日在BWCHINESE中文網撰文表示,「房地產化」經濟如何轉型,人民幣貶值預期如何逆轉,中國經濟如何「由虛轉實」這三大問題仍然會對今年的中國經濟產生較大的困擾。如果這三大問題處理不好,它們將會嚴重影響2017年中國的經濟走勢。

易憲容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化」經濟或以投機炒作為主導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持續了十幾年。這種「房地產化」經濟不僅嚴重破壞了中國的經濟結構,扭曲了經濟資源的配置關係,加劇了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給中國金融體系製造了巨大風險,更是改變整個社會財富持有觀念和財富積累及創造機制,形成了一個寵大的既得利益集團。

易憲容表示,自從2016年9月30日房地產調控以來,儘管各地方政府都是在強大的壓力下出台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各種房地產調控政策,看上去是要堅決執行中央精神,但實際上地方政府是相當不情願,只好每次擠出一點調控政策。

易憲容認為,房地產市場的轉型其實就是一次重要的利益關係調整,是少數人的利益向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轉移,因此要達到這個目標一定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阻礙。

他表示,如果不能夠用經濟槓桿對房地產調控,要想讓房地產回歸本性及擠出房地產泡沫也是不可能的。2017年經濟最為關鍵的方向也會是如此。

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風險大

其次,對人民幣匯率來講,易憲容認為,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風險是巨大的,因為這不僅涉及國內資金大量流出問題,也涉及國內外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問題。

他還認為,購匯管制措施越是嚴厲,可能會造成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越是不足。這表現為中國外匯儲備不斷地在減少,也表現為各個離岸市場所持有的人民幣總額快速下降,表現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嚴重受阻。比如香港市場人民幣持有量下降為不到6000億了,不到一年下降了一半。這些都會對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造成巨大的壓力。

實體經濟太脆弱

另外,中國實體經濟不僅融資難,也太脆弱,表現為中國企業做實業十分困難,盈利能力很差。「房地產化」經濟讓全民炒作房地產,讓全國企業都在炒作房地產,讓中國絕大多數資金都流入房地產市場,中國實體經濟舉步維艱。最近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有幾百家上市公司都通過出售住房來彌補實體經濟可能造成的虧損。

易憲容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最大問題就在於如何讓中國的「房地產化」經濟實現轉型,如何讓2017年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方面都圍繞這個重點展開。#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專訪鄭恩寵:中國經濟結構失衡凸顯體制問題
簡天倫:高層看到危機 定中國經濟基調
大陸學者:2015年中國經濟犯了兩個錯誤
胡舒立揭中國經濟存在三大失衡與三大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