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師生負擔加大

人氣 5371

【大紀元2017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高亦清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今年高考提出「3+3」新的模式,包括不再分文理科,高中成績納入高考等多項變化。不過,在試行的過程中引發爭議。

據大陸媒體報導,高考新模式已醞釀3年,是自1977年大陸恢復高考以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大的一次變動。中共教育部在2014年公布最初方案,上海、浙江等成為第一輪試點地區,兩地2017屆高中畢業生今年開始採用新政策高考。此外,今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地也採用了新的高考模式。

新的高考及招生模式將不再分文理科,語文、數學和外語是3門必考科目,外加3門自選科目,自選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自選科目考試成績分等級,然後折算成相應分數計入高考總成績。

在新的高考方案中,高校錄取學生依據三部分內容: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及綜合評價。

上海同濟大學在試點中,考生高考成績占60%,面試成績占30%,除參考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還增加面試環節。

新的高考及招生模式還增加選科高考次數、選科走班等。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新的高考方案打破文理區隔、增加高校自主權、學生選擇權和選課自由度,不過本質還是圍著分數轉。新的高考方案在家長、考生和教師中爭議不斷,稱負擔加大,實際效果與設想不一致。

外界也有反饋稱,選科提前到高二,意味著從高一開始就得備戰高考,將傳統的高三集中備戰應試變成備戰常態化,學生和教師的負擔都有增加。而走班制使得選科老師的工作量急劇增加。

今年9月24日,浙江一位普通母親寫的一篇《物理之殤》被熱傳。這位母親發現,選考物理的人數斷崖式下降,因為大多數普通高校對物理不做要求,而新高考的賦分機制會使得對物理有興趣的普通考生選考物理對自己不利、影響高考總體分數。

財新網轉發的一組網傳數據顯示,「2016級考生選考物理的人數從以往的7-8萬人驟降至1.2萬人」。物理學科是很多其它自然學科的重要知識和能力的基礎。#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大陸高考陪考團跨三代 七旬老人陪考12次
高考作文表政治忠誠 正常教育未來在哪裡?
靠「高考」養活的小鎮 房租高漲直逼北上廣
河南高考生家長遊行抗議招生不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