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創新興盛 北醫波城取經

人氣 73

波士頓生物科技發展與創新興盛,孕育不少生技創業公司,良善的生技產業群與創業環境吸引臺灣的大學校院到波士頓取經。臺北醫學大學(簡稱北醫)生技EMBA許怡欣主任帶領醫療管理相關領域師生12人於8月19日至23日訪問波士頓,拜會了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Innovation Lab)與麻省理工學院(MIT)醫學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除參訪波士頓外,該團也參訪過紐約的哥倫比亞大醫學院及紐約長老教會醫院,並於23日在哈佛大學舉辦此次美東參訪的成果發展。

經文處教育組19日辦理交流座談會,邀請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與玉山科技協會幹部,以及波士頓的北醫校友共同與會,就波士頓生物科技發展等議題與訪團交流討論。

座談會首先由教育組組長陳幗珍致詞,甫抵任的陳幗珍表示很高興趁此機會,認識波士頓當地科技團體。接著北醫許怡欣主任也致詞感謝教育組協助安排座談交流,並邀請北醫的校友,如李小玉醫師,以及許多波士頓優秀的生物科技人才見面交流。

許主任說,在紐約參觀哥倫比亞大學及附屬醫院,也受到紐約華人的協助,感受到海外華人僑胞的溫暖及力量。未來一週將參訪哈佛及MIT,瞭解波士頓生技發展現況。

這次訪團主題之一為「創新創業」,訪團成員也分享拜訪哥倫比亞大學產學合作辦公室,學習到美國大學成功將研究成果技術轉移至業界開發,為學校帶可觀的利潤,而完善的產學合作模式與技轉制度實可作為臺灣的借鏡。

玉山科協成員也提到,哥大的模式與麻州劍橋許多支持創業公司的機構極為相似。當然,執科技教育與研發牛耳的MIT也極為重視產學連結,每年透過協助教職員或學生將研發成果與業界公司合作大量開發上市,為學校帶來的利潤也是十分驚人。

每年北醫都會辦理暑假海外健康管理或醫療主題的參訪活動,配合每年不同的主題,到不同地區參訪。而這樣海外短期參訪的經驗不僅開拓參與學生的國際思維,也讓學生開始思考未來到海外機構實習的可能性。

身為北醫校友的張瑋婷也分享自己在就讀時,因參加到美國加州的研習營而開啟畢業後到國外留學及工作的契機。席間,教育組也說明教育部為鼓勵學生利用暑假到海外實習,累積國際經驗,鼓勵訪團學生申請教育部學海系列計畫。

訪團成員與BTBA及玉山科協因有類似的學習研究背景,座談餐會期間,互相交流醫學制度、臺美醫院管理差異,甚至臺美文化差別等,交流十分熱絡。◇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蔡英文:若執政  6行動推動生技產業
BTBA將邀臺大校長主講
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狄百瑞惺惺相惜
臺灣人生物科技研討會 哈佛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