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者:大陸離市場經濟越來越遠

人氣 3406

【大紀元2018年01月11日訊】近來,大陸蘭州等幾個城市放鬆了對樓市的部分調控政策,有聲音便吹噓說這不是放鬆,是精準調控。有大陸金融學者對近來出現的多種「精準」發表評論說,這種「精準」令大陸離市場經濟的法則越來越遠。

最近一段時間,大陸財經媒體流行使用精準一詞,什麼對樓市「精準調控」,央行放水在「精準降準」,對農村發放扶貧款是「精準扶貧」,諸如此類。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1月8日在大陸金融界網站撰文對此解讀說,這些精準的核心內容就是讓各種各樣的當局調控政策具體落實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地方、每一家企業、每一個人等,不少人認為,只有這樣的精準,才能達到政府政策的調控效果,才能讓政府要指向的目標得以達到。但是,如果中國的經濟政策都是什麼精準來計算與調控,那麼這肯定會比計劃經濟更「計劃」了,與市場經濟的法則更是會越來越遠。

現在,一些對農民的補助款項精準到他們的個人銀行帳戶上。有些農民可能會從事當局所提倡的生產或種植,但這些農民從事這些農產品的生產是否能夠讓自己脫貧相當不確定。一些農民獲得這些扶貧款項之後,他們覺得基本生活上後顧無憂了,再也不從事生產,而是等著政府扶貧款項過日子。甚至不少農村地區麻將及賭博盛行。一旦精準過度,肯定會比計劃經濟更「計劃」。

近來,大陸一些地方當局放鬆了對樓市的部分調控,像蘭州、南京、合肥、天津等城市。有評論認為,這些城市經過一年的調控,地方財政吃緊,快扛不住了。所以變相鼓勵人們買樓。但是,大陸有財經媒體卻吹噓為這是「精準調控」。

易憲容對此表示,一些地方當局對樓市成交下滑不做調研,盲目放鬆調控,而合肥市國土資源局和市物價局表示:商品房應由開發商自行定價。國內媒體把這樣的一項政策也看作是房地產精準調控。但房價本來就是由房地產企業來決定,由其自行定價。政府少干預市場,完全由市場價格機制起作用,這個市場才能好起來,這與房地產精準調控沒有關係。

易憲容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精準調控肯定是比計劃經濟更計劃,如果過度誇張其作用與影響,這對未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非常負面。要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率,就得以市場價格為主導,以此來引導與激勵社會各種資源最有效率的使用。如果政府的經濟政策精準到直接具體地作用某個城市、某家企業、某個人等,那麼市場價格機制的作用肯定會全面弱化,甚至於完全轉向計劃的方式或比計劃經濟更計劃。

從去年3月17日開始,北京帶頭升級對樓市的調控,使用行政手段對樓市限購、限賣、限價等,有業界人士認為,這種用行政手段打壓樓市的做法短期看有效果,但從長遠看不解決問題,因為剛需還在,一旦政策放鬆,房價會繼續上漲。#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大陸樓市或在變天 央行罕見透露重要信號
連續出現三個信號 大陸樓市真要降價了?
大陸樓市分化 分析:熱點城市本輪拐點將近
逾45座城市發布限售令 大陸樓市埋隱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