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看點】大陸率先進入「無現金社會」原因揭秘

人氣 39274

【大紀元2018年01月05日訊】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現在人們出門,兜裡帶的現金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呢?因為電子支付、信用支付越來越普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包括台灣都在使用信用卡,所以只要帶少量現金就可以出門了。但在中國大陸,現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移動支付,美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形容,中國已經率先進入了「無現金社會」。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大陸這種移動支付的大潮推動者主要有兩家,一個是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另一個是騰訊,這兩家公司的移動支付服務,在人們日常的商業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與此相對應的是, 大陸使用現金的人數越來越少。根據中共央行的報告顯示,在2016年,現金消費額大約是人民幣66萬億,在兩年內下降了大約10%。換句話說,移動支付已經深入到各個商業領域、生活領域。

為什麼這個支付寶在大陸發展這麼快?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副教授羅承宗分析,中共對信用卡機制不信賴,而大陸的社會問題又非常多,面對這種情況,它不得不推出這樣一個模式。

羅承宗指出,中國大陸流通紙幣的污損情況很嚴重,人們經常會拿到頭尾分離用膠帶黏起來的、中間被撕開的、有塗鴉簽名的、甚至留下廣告電話的,還有紙質已經被揉爛感覺一碰就要破的等等。

更嚴重的是,大陸的假幣很可怕,假幣製造的越來越逼真,肉眼分辨非常困難,就算是銀行裡的職員,也未必能用肉眼分辨出真假,在ATM機上都有可能提到假幣。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人人自危,說不定什麼時候,你突然發現自己手裡拿的是假鈔。

為什麼支付寶這種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在中國大陸這麼普遍?有分析認為,就是因為買賣雙方彼此不信任,怕對方失信,所以選擇第三方支付。換句話說,就是為了確保東西可以順利的收到,在買家看到了購買的物品後,再通知第三方(銀行)付款,這樣可以保證交易順利。

說白了就是中國大陸現在已經沒有誠信可言,官與官之間、官與民之間、民與民之間,沒有信任感,都是心存芥蒂,留著一手兒。這還算是比較好的了,其實現在中國大陸謀財害命的人和事也很多。

在這樣社會裡,你把錢支付給對方,但是你極有可能收不到貨,這話一定都不玄,捲著錢跑路的商人太多,拿到錢之後,人就蒸發,找不到了。所以它必須得搞一個什麼第三方支付,對買賣雙方都有一個制約。

美國也有網購一類的消費方式,但為什麼沒有這種第三方支付呢?大家都知道,現在美國使用的是信用卡,買什麼都是暢行無阻的,它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完善的金融體系,人們對這個金融體系是放心的,對這個社會制度是放心的。

刷卡就是意味著要先付錢,然後才能收到東西。這也是買賣的一個正常順序,先買後賣,你給錢,商家才給東西。而且當你收到商品以後,如果感覺不滿意,可以隨時退貨。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誠信問題。

在美國社會裡,人們靠的是累積信用分,才可以在社會上行走辦事。沒有信譽的人就會到處碰壁,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是這樣,所以人們不用擔心 。那也就是說,支付寶在中國大陸這種缺少誠信的地方容易流行起來。

另外,支付寶能夠在大陸普遍使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中共央行在前不久有通知,要求所有的行動支付業者,業務處理必須通過網聯平台。中共這麼做是什麼目的呢?當然還是維穩,它在收編支付寶的訊號——蒐集龐大的個人資料數據。

異議人士王中義表示,中共要想完全控制民眾,建構大數據就是其中的一環,如果你的消費、旅遊、交通等等各個方面都仰賴電子支付,那麼一個月下來,你的生活軌跡就全都出來了,包括你的喜好,你和什麼人接觸,去了什麼地方,有什麼思想傾向,中共都會排查出來。

也就是說,你所有的數據,中共掌握的很徹底,如果你被劃分為「危險分子」,那你就無處可藏了。

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現金付款日益消失 移動支付競爭激烈
5款具移動支付功能手機 讓你生活更方便
移動支付戰場 加銀行停步不前?
報告:面對移動支付需求 加拿大銀行應對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