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貿戰無計可施 最後「王牌」風險也大

人氣 16787

【大紀元2018年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黎維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節節升級,至今恐延伸至金融領域。在川普節節進逼下,北京反制籌碼所剩無幾。下週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概率不小。《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說,此時北京或許會動用「金融核彈」,即拋售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但此舉存在很大風險。

中國近年來一直是美國國債第一或第二持有者,持有量超過一萬億美元。業界或輿論討論北京反制美國貿易戰最後籌碼時,講得最多的便是拋售美國國債,企圖由此觸發金融市場動盪,用以製造潛在的資產損失。

最近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北京確實減持了美債。據美國財政部最近一次、即9月18日公布的數據,7月份中國所持美債規模已降至1.171萬億美元,為年內第二低,僅次於今年1月的1.168萬億美元;而且當月持倉按月減少77億美元,減持規模為1月以來最大。

該報導稱,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會導致利率上升、美國財政困難。但批評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太過脆弱,不能冒風險做出任何會引發不穩定的事情。同時,川普政府也正把美國經濟強勁、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視為美國手握的談判籌碼。

此外,北京若真的低價拋售美國國債,將導致中共央行的資產大幅縮水,弱化其財務槓桿和對世界舞台的影響力。

美聯儲有能力購入被拋售美國國債

有學者認為,美國國債若被拋售,對美國來說,很容易應付。

經濟學家Brad Setser表示:美聯儲(Fed, 即美國央行)完全可以自行購入和出售國債。他目前是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國際經濟資深研究員。

「美聯儲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買入比中國賣出量更多國債的一方。」Setser說,

亞洲經濟專家陶冬也強調,將拋售國債作為武器的前提是美聯儲不干預。如果美聯儲採取寬鬆貨幣因應,釋出流動性資金,再大的拋售也可以被吸收。

美國國債流動性強 賣了很快有人接手

曾任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董事總經理的陶冬,目前是該集團高級顧問。他在今年四月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不久時即撰寫《拋售美國國債,靠譜嗎?》一文作了精闢的分析。

分析中提到,美國國債是流動性極好的基本金融資產。只要拋售帶來利率上升幾個點,就會有金融機構進場買入,這些金融業者自有對沖手段鎖定風險。北京若真拋售美債,只會為其它機構製造出低價入貨的機會。

再者,外匯儲備並不是中國(中共)政府的資產。中共政府一方面擁有外幣資產(多為美債),另一方面也擁有人民幣債務。若將美債資產都賣掉了,未來人民幣債如何償付債權人(包括很多是外國投資人)?

賣了美國國債 可買什麼替代資產?

還有,賣掉美債後並沒有其它替代資產可以買入。外匯儲備必須要存在於某種資產載體中。世界上除美國之外,真的沒有那麼多債券可以在適當價格買進的。股票、房地產又不符合外儲的安全與流動性要求。

「拋售美國國債,講講可以帶來市場震盪,給美國決策者製造心理壓力,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全面拋售則難度極大。」陶冬文中最後說道。

《紐約時報》報導亦指出,北京拋售美債的「核選項」沒有試驗場所,沒有可以預測的計算結果,也沒有比例模型。如果中共採用「核選項」,而市場不作出反應,北京將在眾目睽睽之下失去影響力;如果產生了超過預期的效果,又將給中國經濟本身帶來傷害。#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拋售美國債應對關稅 專家:3原因中共不敢
中共在貿易衝突中不拋售美國債 因這個原因
專家:美國有王牌應對中共拋售美國債
【翻牆必看】又一名中共正部級高官被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