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彼得: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 奇人歷險 終登奇境

人氣 223

【大紀元2018年03月21日訊】

反槍日示威抗議

說到「控槍」一直是個老生長談的問題,每當有重大槍擊事件發生,它都會立即浮上枱面,成為兩大黨國會議員爭論的焦點,最後都以無疾而終收場。主要的原因仍然出在各州對於槍枝管控的立法不一,且美國從立國以來加上西部開拓史的發展,本身在槍枝的使用上就沒有那麼嚴謹,若要做到全面控槍,簡直是比登天還難。問題來了,倘若不能全面或選擇性的管控,那麼誰也不敢保證,將會有效制止突發的槍擊事件發生。

14日上午遍及全美各地的學生們紛紛走出校園,上街頭示威抗議政府在控槍問題上無作為。據組織者說,全美50個州共錄得大大小小3,000個示威浪潮活動,他們初步統計,參加的人數超過100萬,其中有的學生不惜冒著被指翹課的危險參加。在全美最大的學區紐約,有人預估有超過10萬的學生參加,亞特蘭大公校校區一樣,約16,000名學生參與,其中大部份是初中及高中生。

我們從媒體的報導中,也清楚的看到民主黨的知名民意代表,都出現在抗議的人群中,紐約州長葛謨乾脆跟著學生躺在街頭,這個秀做的即時也到味。不少略懂政治運作的朋友,告訴我說:「這個民氣可用,將可替因DACA受傷的民主黨扳回一城,也許期中選舉,民主黨能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來。」(這樣的說法與想法,本身是站的住腳的,倘若不往更深層次去思考。)

以目前的態勢,民主黨趁勢而為,已經狠狠的將了共和黨一軍且「叫吃」,未來不只是共和黨諸公,包括一直反反覆覆的總統川普都無可避免,要去面對如何「突圍」的困境,但共和黨並非毫無一線生機。重點就出在於擁有選票的學生家長們,如何看待子女翹課的這件事?還有他們願不願意子女成為「自由主義」激進派?類似60年代的「反戰」示威份子。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不論什麼理由,一旦他們走上街頭之後,肯定會在他們的心靈上,種下不可知的「火苗」,沒有人敢預期它的影響,除非將來他們因此而「從政」。

自2月14日佛州Parkland的高中槍擊案之後,到目前為止,短短一個月,已發生10宗在校舍或校園範圍內致死傷的槍擊案,當中最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的是,俄亥俄州中學生Keith Simons,上月20日以長槍在校內廁所自殺,因為他只有13歲。校警在事後指出Simons在手機列出「八部曲」攻擊計劃,並崇拜1999年科羅拉多州科倫多高中13死槍擊案的兩名槍手。幸虧Simons最後一刻改變行兇殺人計劃,但為何自殺,難推測其中的原因。

美國文化中,充滿了對「英雄」盲目的崇拜,可怕的是沒有是非的觀念,換句話說;連被判死刑的惡徒,都有可能成為某些人心目中的「英雄」。美國式的教育,會教導學生守法守紀,在精神上卻嚴重欠缺「道德」教育。

當我們每次看到美國的校園槍擊案,凶手毫不留情的對著同學下手,就會讓人想起小時候在學校上學,每當下課的鐘聲響起,除了參加降旗典禮,回家的路上大家也會互道再見,繼續同窗而坐,直到背書包無愁時光結束,畢業後互道珍重依依不捨的場景。而這些同齡的學生凶手,可能是生命中有不能承受的沉重壓力,但為什麼會殘忍的把它宣洩在同學的身上呢?想到這些;令人心中產生絞痛,始終揮之不去。

因此,我們認為除了「控槍」,美國社會該了解,最難以控制的是「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疾病,從教育上,應該要借重華人「公民與道德」的概念。所以我們不只一次呼籲移民來美的華人,不要只有物質去滿足自己的子女,要多花點時間培養「家庭教育」,使自己的子女除了長的高頭大馬,更要擁有與年齡契合的「心智」。

華裔青年黃艾伯的悲慘歲月

36歲華裔槍手黃艾伯(Albert Cheung Wong)9日攜槍闖入三藩市以北酒鄉Napa縣的Veterans Home of California-Yountville退伍軍人之家,挾持三名女人質,與警方對峙。最終三名人質被殺,槍手自己也死亡,釀成四屍五命的慘劇,其中一名人質懷有7個月的身孕。三名女人質均是在退伍軍人之家內的「重返家庭路」(Pathway Home)治療計劃任職,警方無法確認凶手是否一開始就針對她們。

認識三名人質的人均感傷痛,他們表示,她們是三位偉大的女性,一直全力幫助飽受創傷的退伍軍人,如果不是發生這個慘劇,她們三人正是幫助黃艾伯的最佳人選。她們的身份分別是「重返家庭計劃」的行政主任,48歲的Christine Loeber;臨床醫療主任,42歲的Jennifer Golick;以及臨床心理醫生,32歲的Jennifer Gonzales已懷孕7個月。

「重返家庭計劃」董事會成員Dunbar指出,該計劃在過去十多年服務超過450名退伍軍人,目前計劃照顧的人全部是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歸來後患有創傷後遺症(PTSD)或腦部受傷的退伍軍人。受害者之一Jennifer Golick擔任臨床醫療主任,據她的家人Mike Bolick表示,她最近決定要將黃艾伯逐出治療中心,在事發時她打給丈夫說,被一名前軍人挾持,之後就音訊全無。

黃艾伯在2011年至2012年曾在阿富汗戰場服役,是陸軍步槍手,他是從戰場上載譽歸來的。根據軍方的紀錄,他於1998年至2002年在陸軍後備隊服役,2010年才正式入伍,2011年4月到阿富汗戰場,曾獲頒許多勳章,這也意味著他出任過危險任務,影響他的精神健康。2013年榮譽退伍,原本黃艾伯計劃上學取得電腦編程和商業學位。

夏爾(Cissy Sherr)及其丈夫馬修(Matthew)曾是黃艾伯的法定監護人,他們在他小時候父親去世,母親健康出現問題後,6歲時收養了黃艾伯。在黃進入青少年時期,夫妻兩人因均有全職工作,將他安頓於寄養家庭。黃艾伯在他們扶養期間,曾到天主教學校唸書,還安排參加棒球、籃球和田徑隊,並一起到多地去旅遊。據他們說,黃艾伯從小就夢想從軍報國,2013年從戰場回來後,曾搬到三灣區中半島與他們住過一段時間。

Cissy Sherr說:「但只持續了一個月,他需要時間消化。他在戰場上親歷暴力戰鬥。」黃艾伯曾告訴她,他在晚上無法入睡,返回正常生活之後,他很難回復正常作息。Napa縣的民主黨州參議員Bill Dodd透露,受害者之一,Jennifer Golick的一名親友St Helena透露,因黃艾伯有暴力行為,Jennifer決定要求他退出家庭計劃。

這個事件的發生,凶手黃艾伯即便是華人,也應該受到懲罰,現在他也已身亡,對受害的三人,我們致以無限的哀悼。整件事讓我們感受到戰爭的可怕,造成的傷害不僅僅是在戰場,對社會及個人都可能成為戰後的受害者,無論如何國與國之間,應該盡量避免戰爭。另一個問題再次暴露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若失去了一個正常的家庭,在沒有得到妥善的教育與照顧的環境,可能產生不可思議的社會問題。

佛州天橋倒塌

佛州行人天橋倒塌導致多人傷亡之事故,據佛州官方透露,一名工程師在倒塌前二天,曾發現天橋上有裂縫,他向公司稟告之外,也曾打電話給佛州運輸廳的官員,並且還在電話中留了言,卻因為對方不在辦公室,一直到了16日,也就是事故發生的次日,才聽到留言。從留言中,了解工程師的公司認為該裂縫不會造成安全問題,只需要做一些修補。問題是;沒有人去注意這件原可避免的災難。

涉事天橋採用全新高科技物料製成,此前還被形容為「工程壯舉」,但天橋以速成方法搭建,也引起安全質疑。這次的天橋設計,據說可抵禦5級颶風,使用壽命超過100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全由自潔混凝土製成的天橋,由二氧鈦製成,當暴露在陽光下,會吸收污染物顯粒並清潔混凝土表面。(承建天橋的公司有事故前科,曾有橋樑倒下引致工人受傷的紀錄。)

協助建造天橋的南加州企業(Munilla Constraction Monagement )以及總部位於Tallahassee的Figg Bridge Group曾經被指涉及不安全行為。本月5日Munilla才在邁阿密民事法庭,被控在勞德代爾堡荷里活國際機場(Fort Lauderdate-Hollywood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工程質量惡劣而導致一名TSA僱員嚴重受傷。

此次事件讓人感到不安,首先美國很多公司,普遍存在打電話困難與留言沒人聽的事實,其中尤以政府各部門為最嚴重。而這也是我們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大罵州、市政府的一些官員都在睡覺,每天躲在辦公室當他的「公務員」。川普政府上台後,開始感受到許多地方的基礎設施極待建設,為了加快速度,避免不了去運用高科技。一直自認為技術領先的美國,雖然過去甚少意外事故發生,但並不代表一項新的實驗,來到基層工人手上建造不會犯低級的錯誤,更嚴重的是;即便發現裂縫;也被當成是小問題,受害的可就是人民。

我們不忍那些丟失的生命,然而在此時此刻發生,將會造福很多未來的基礎工程建設;因為未來承包的公司會上緊發條,預防類似的事件再發生。對佛州運輸廳勇於公布電話錄音的內容,我們給予肯定,雖然肇事工程責任不一定在該廳,但逃避不了疏失的責任,至少也暴露了公務人員不聽留言的惡習。(除了公務人員,很多政客與大老板都有這個壞習慣,他們的電話留言永遠都是滿的,無法接受新的留言。)

有錢有勢的人,最怕的是,辛辛苦苦拼來的物質,竟無福、無命去享受,可是卻往往由於貪妄,使他們感覺無法放棄,深怕眼前即將到手的財富流失,結果是愈做愈有勁,也愈來愈無力消受。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長時間無休無止的營營役役,真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有好友告訴我:「Peter你錯了,他們享受穿金戴銀,天天佳餚美酒自得其樂。」我反駁說:「是啊!山珍海味下肚釀成三高,到老再改為吃素,望佳餚興嘆,情何以堪?」

結語

古代的有識之人,陶醉於山水之間,觀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蟲魚鳥獸,往往能探索到實物的靈氣,進而教化人間,靠的就是靜心苦研、務求深入的結果。普通人只會選擇走平坦的道路,表面在風景底下盤桓,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切都感到好奇而已。

奇人就不太一樣,他們會想走到深遠艱險的地方,因為他們深知世界的「奇偉瑰寶、地靈人傑」總是在人跡罕到之處。為什麼奇人能深入奇境?首先一定是立定志向,還要有毅力,在昏天暗地的情況下,展現自己潛在的能力,過程中不怕譏訕,終得火光照明四射。

這些年,沒有少聽到國內來的兄弟姊妹們,口中自喻為「農民」出身的商人,自謙為沒有什麼文化,然而他們卻敢飄洋過海到美國來,憑藉吃苦耐勞什麼都做,只要能有盈利。幾年下來,就算英文仍然不通,他們的事業卻供養著幾百號人的生計,由不得我,必須把他們當「奇人」,創造了美國的就業機會,也付了該付的稅,對美國社會做了貢獻。

有一摯友曾問:「你心中會羡慕他們嗎?」我們的回答很直接:「不會,但非常佩服他們的膽識與勇氣,也不想與他們分享大魚大肉,只會不斷的提醒他們,要珍惜自己的羽毛,要感恩美國給你們於此光宗耀祖的機會。當然不要忘記你生長的地方,如果有什麼災難發生,一定要盡己所能予以援助。」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聖縣槍擊案再引槍枝管控法爭議
民調:多數美國人支持下任總統嚴管槍枝
奧蘭多慘案後參院仍沒共識 槍管案沒過
槍擊重傷黨鞭 共和黨明日之星捍衛擁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