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樂舞詩、詞、曲、賦精華賞析

樂舞文學賞析:唐詩.帝京篇二首

作者:仰岳
〈唐朝宮樂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帝京篇 唐太宗

其四

鳴笳臨樂館【1】,眺聽歡芳節【2】。
急管韻朱弦【3】,清歌凝白雪【4】。
彩鳳肅來儀【5】,玄鶴紛成列【6】。
去茲鄭衛聲【7】,雅音方可悅【8】。

參考注釋

【1】笳:胡笳,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樂館:演奏音樂的廳堂。

【2】眺聽:猶視聽,謂耳目所及。芳節:花朵盛開的時節。亦泛指佳節、良時。李白《愁陽春賦》:兼萬情之悲歡,茲一感於芳節。

【3】急管:節奏急速的樂曲。韻:指聲音諧和。朱弦:樂器上的紅色絲弦,《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鄭玄注:朱弦,練朱絃。練則聲濁。

【4】清歌: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曹丕《燕歌行》: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凝:形容聲音高而徐緩。白雪:琴曲名,傳說為上古樂師師曠所作。

【5】彩鳳:五彩繽紛的鳳凰,肅:恭敬的樣子,來儀: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祥瑞。《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6】玄鶴:黑鶴,長壽數千年的鶴。晉‧崔豹《古今注‧鳥獸》:鶴千歲則變蒼,又二千歲變黑,所謂玄鶴也。《史記‧樂書》: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集乎廊。

【7】鄭衛聲:淫靡之音,亂世之樂。

【8】雅音:正音,宮廷的德音雅樂;有益於風教的詩歌和音樂。

參考譯文

唐代仕女俑。(公有領域)

我在花朵盛開的美好時節,到演奏音樂的廳堂聆聽著音樂。吹著胡笳,彈奏著琴、瑟,這節奏是如此的諧和,聲樂家唱著美妙的歌曲,聲音高而徐緩,與琴曲《白雪》巧妙的配合著。

這時飛來了五彩繽紛的鳳凰恭敬的向我行禮致意,長壽數千年的玄鶴也在一旁列隊聆聽。只有遠離淫靡之音,聆聽真正宮廷的德音雅樂才能讓人感到真正的快樂。

其九

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1】。
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2】。
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3】。
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4】。

參考注釋

〈霓裳羽衣舞〉。(新紀元)

【1】建章:為漢代長安宮殿名,後世泛指宮闕。唐王昌齡《青樓曲》: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二八:即十六人,指樂舞女子。古代歌舞分為兩列,每列八人。《左傳‧襄公十一年》: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鎛磬,女樂二八。妖妍:美麗的意思。

【2】羅綺:指衣著華貴的女子。李白《清平樂》詞: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昭陽殿: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芬芳:紛紛的意思。玳瑁筵:豪華、珍貴的宴席。

【3】佩:配戴。月初:如鉤一般的新月。此句描述美女配戴的裝飾如星辰般閃動,用扇子遮面,兩道眉毛就如鉤狀的新月一般。

【4】無勞:猶無須、不煩。懸圃:崑崙山頂的仙境。《楚辭‧天問》:崑崙懸圃,其凥安在?王逸注:崑崙,山名也,其巔曰縣圃,乃上通於天也。

參考譯文

唐‧經變舞伎。(公有領域)

入夜後,在後宮裡高興地看著樂舞,舞蹈家們分成兩列,是如此美麗動人。
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跳著舞,此起彼落紛紛出入這豪華的宴席之間。
她們身上的裝飾隨著舞步移動,就像天上星辰般閃爍。她們用扇子遮著臉龐,露出的眉毛就像如鉤新月一般。
我無需親身前往崑崙山頂的仙境,在這裡就如同仙境一般。

題解與賞析:

這兩篇是選自唐太宗《帝京篇》組詩,其中關於樂舞的兩首篇章,《帝京篇》包含一篇序文及十首詩,序文中描述了太宗在空閒時賞遊於歷史文學、藝術之中,他感歎真正明智的君王,都懂得以上古時代的人文法則和德音雅樂達到民生教化之效。之後的十首詩,描述了帝都長安之輝煌壯麗,以及讀經典、賞樂舞、出遊、泛舟、飲酒等等的生活情趣及其感悟,最後闡述了唐太宗個人對神的敬仰及教化天下的理念。《帝京篇》在全唐詩中是開篇之作,直接體現了它的重要性。

第一首詩(其四)描述的是唐太宗在音樂廳裡聆聽音樂的場景,首先登場的是胡笳,胡笳其音悲涼,源自於北方民族,西漢時期漢武帝讓張騫出使西域後,將胡笳帶入中土。

在胡笳的背後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東漢末年才女蔡文姬因戰亂流落西域十餘年,不得不委身於匈奴左賢王為妻,之後受雄主曹操之助得以返回家園,然而此時的她又捨不得離開兩個孩子,心情非常矛盾。於是寫下了長詩《胡笳十八拍》,敘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鄉別子的情懷。

金朝張瑀所繪《文姬歸漢圖》(局部)。(公有領域)

然而此時在太宗眼前演奏的音樂不見悲傷之情,卻是悅耳動聽,與琴、瑟巧妙的合奏。音樂是隨著演奏者的內心而動,隨心而喜,隨心而悲。

接下來是聲樂家演唱清歌。音樂家演奏著上古雅曲《白雪》,他與音樂家的合奏召來了鳳凰與玄鶴。戰國時期,師曠為晉平公演奏上古樂章《清徵》,一奏便引來數十隻玄鶴,它們舒展雙翼隨琴聲而舞。但晉平公德行不足,難以領略,最後在師曠演奏《清角》後就一病不起。唐太宗聽了此上古清雅樂曲,認為只有這樣的音樂才能讓人得到真正的快樂,這詩歌體現了新賞樂曲的趣味,同時提出了關於音樂的正見。

第二首詩講述的是太宗在後宮觀賞樂舞的場景,當時已日漸西下,忙碌的一天過去了,在後宮中正舉行著宴會,女舞蹈家們表演著舞蹈,她們身上的裝飾隨著舞姿擺動,如同滿天星辰一般,她們用扇子遮著臉龐,朦朧著露出如新月般的眉毛。這場景如同兩百年後詩人白居易所做《琵琶行》中的一段:猶抱琵琶半遮面。體現了一種女子矜持的樣貌與美感。

筆者認為女子美的體現不在於濃妝豔抹、衣香鬢影,而在舉手投足間,更在眉毛下那靈慧的雙眼,純淨的內心。

唐太宗的詩作讀來不只清新,在雋永的詩詞中體現了正見,讓人讀後回味無窮。@*#

點閱【中國樂舞文學賞析】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 我在花叢之下擺放著一壺美酒,自斟自飲身邊沒有親友陪伴。我舉起酒杯邀請天上明月共飲,在月光下映著自己身影就這樣成了三個人。可惜明月不懂得我獨自一人飲酒之樂,而影子也徒然伴隨在我的身邊。
  • 舞蹈家們頭戴著金花裝飾的折風帽,騎著白馬在臺上徘徊漫步。揮舞著寬廣的衣袖姿態瀟灑優美,就像猛禽海東青般翩翩飛來。
  • 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禮樂含意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才可說明禮樂的規範。能創作禮樂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稱之為「明」。
  • 《七德舞》起源於《秦王破陣樂》,是唐代最著名的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宮廷樂舞。是基於原唐初軍歌《破陣樂》發展而來。貞觀七年,唐太宗親制《破陣樂舞圖》,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正式更名為《七德舞》。
  • 長安到吐蕃的行程路途極為荒涼,接連半個月都難以見到行人,路途中難得見到一年四季盛開的花。 我彈奏著琵琶,其聲低沉抑鬱,難掩心中的傷悲。短促的節奏圍繞著公主華美的衣服,清亮的聲音充滿了翠羽裝飾的帷屏。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其中的「(仙)鶴」借指賀知章。言外之意是說,您將來在仙界中自在逍遙,什麼時候能飛回來紅塵探望我們啊?因為宴會有皇帝在場,賀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輩,所以李白這首詩用詞用典都恰到好處。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宋‧陸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千五百年間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灘聲似舊時」。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