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信中共宣傳 港商貿易戰中錯判形勢陷被動

官商均低估中美關稅衝擊 港企或「併船出海」紛外遷

人氣 1330

【大紀元2018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隨著中美開始互相加徵關稅,貿易戰正式開打。有在中國大陸設廠的港商表示,今次錯判形勢,非常被動,目前正緊急商討對策;又預計業內損失慘重,不排除出現第二波遷出大陸潮。有分析認為,美國針對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與竊取知識產權出手之際,與大陸日益融合的香港,也面臨被制裁措施波及,受中共所累。

7月6日,美國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包括電子零件、汽車部件等。中共隨後報復性對同價值的美國商品如大豆、豬肉和棉花等徵稅,雙方貿易戰正式開打,影響面相當廣。

以港商為例,大陸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整體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供應地,很多港商都在大陸設廠並經大陸出口。今次貿易戰前夕,中共官媒以及中港官方一直用「出口術」為貿易戰影響降溫,甚至認為不會「真打」,或者評估影響不大。比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年4月曾說,香港轉口到美國的只有600億美元,占整體比例不大,對香港影響不大。很多港商一直期待形勢有轉機,沒有為貿易戰真打做準備。

業界港府週內開會研對策

「絕對錯判形勢,很多朋友都覺得很難預料。我相信因今次錯判形勢,未來我們會很認真地看如今實際的轉變。」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昨在一個商貿論壇後,有些無奈地表示。

郭振華

經該會初步評估後,在美國首階段加徵關稅的818種受影響稅目中,模具及塑膠製品、醫療輔助檢測工具設備、自動化工業設備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較嚴重。個別行業所受的影響占產能的20%,有廠商更表示有機會裁員,裁員規模達60至500人。

中國加稅也增原材料成本

郭振華預計貿易戰將會繼續打下去,工業總會這星期內將與政府和業界開會,商討針對貿易戰的對策,包括結合產業鏈、尋找新市場和要求政府協助港商加快和新市場的合作安排。他認為,貿易戰對香港中小企影響不一,視乎產業類型。而且未來若中國對美國同樣加稅後,也會令廠商進口原材料成本增加。

早前有玩具商受訪時表示,已將大陸生產基地搬到越南等地,郭振華稱,事實上,因應大陸勞動合同法限制等,港商數年前已將生產基地搬到東南亞國家,未來會加快第二批產業轉移潮。

廠家或聯合轉到越南等地

他稱,在大陸設廠的香港企業或會考慮用「併船出海」方式,即聯同其它產業鏈的公司或企業,一起將生產基地從內地搬到其它地方,以避開關稅帶來的影響。比如最近他們已到越南考察,工業園區設計和大陸相似,如果確定符合不在大陸製造的要求的話,「很快會將產業轉移到那裡。」

擁有680名會員的國際中小企業聯合商會會長羅志光稱,旗下有接近100個會員受貿易戰影響,特別是一些敏感電子行業,部分客戶要取消訂單。有些已經倒閉,譬如一家做機場出口運輸到大陸的企業,就放棄不做。有港商將半成品轉向馬來西亞等國再加工,再經當地出口,以避開沉重關稅。

羅志光

貿易戰或持續五至十年

羅志光預計港商利潤損失或高達50%—60%,令已經營運艱難的企業「百上加斤」,憂慮會釀新一輪的倒閉潮。他不指望政府助港企渡過難關,批評香港政府「後知後覺」,只會為大集團爭取利益,對中小企都不理會。

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全球供應鏈互相關連。中美貿易戰將會影響其它行業,影響亦會擴大甚至加倍。市場要有心理準備,貿易戰甚至要打上5—10年。

關家明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預期,貿易戰會令人民幣貶值加劇,加快走資步伐,另一方面,將令銀行壞帳風險增加,同時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令中國經濟進一步陷入困境。◇

莊太量

專家:港商錯信中共釀苦果

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共加徵關稅,源於反制中共長年以來的不平等貿易及竊取美國企業知識產權,特朗普並警告中共當局如果報復,將進一步分兩次對中方加徵總額5,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

雖然中共商務部放話回應稱「將繼續做出強力反制」,但有國內專家也反駁指中國一年向美出口約5,000億美元,從美國的進口約1,300億美元,要對等回擊「在理論與實際上都不現實」。又質疑中共從貿易爭端之初就錯判形勢,再加上媒體在其中煽動民族情緒欺騙民眾,極其不負責任。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分析,港商今次進退失措,原因也在於未能明辨形勢,「港商錯信中共」。因為人的思維都有慣性,看中美關係如果沿用舊思維,認為雙方還是合作,只是偶爾「鬧一鬧、打一打」,沒有看到現在形勢已經劇變,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都在圍堵中共,就會出現嚴重錯判形勢。另一方面,不僅是中共各大媒體,香港各大報紙、學者都普遍跟隨中共「專家」的口徑人云亦云,未意識到問題的實質,「也令港商糊塗」。

中共意識形態被全球圍堵

他重申今次中美貿易衝突的本質,在於正義力量對中共破壞規則、竊取高科技、間諜滲透等做法的圍剿。「中共的做法、中國的經濟體量和政策,已經對世界性現存的秩序構成很大的危險。而且中共公開講,要重新制定國際秩序,不僅在貿易,而且在意識形態等要影響它國。這不僅對美國造成威脅,對其它西方國家都構成威脅。所以貿易戰不僅要打,而且要繼續下去。」

對於港商如何自保,石藏山稱,過去二三十年香港最大的優勢是背靠大陸,因為大陸要借助香港的資本和全球網絡來走出國際,香港人確實獲得利益。「但凡是你最大的優點一定是你最大的缺點」,一旦中共和國際發生大碰撞時,則難以置身事外。當然也有人看到這個趨勢,提早做出防備,「比如李嘉誠從大陸撤資,一早跑掉了。以後資本運作,都是以歐洲公司、加拿大公司來運作,就不會受貿易戰影響。他們早就做了這些安排。」

他建議可去看看大紀元系列文章,比如《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以及《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等,了解共產主義的邪惡所在。「《共產黨宣言》稱共產黨人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用暴力來摧毀現有的人類秩序,說得非常清楚。中共大搞入黨宣誓,用恢復共產主義的價值體系,來取代民主體系,帶動事情的發展。但共產主義注定是要失敗的。所以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而看不透共產主義的實質和本質,代價會很大。」

時事評論員練乙錚早前也撰文指,中美貿易戰不排除會引來「二次冷戰」局面,而且很大機率發生在歐洲與亞洲兩個戰場;認為中國近年對港政策,從「大灣區」規劃可見是想令香港融入內地,「這樣子發展下去,成為了一個普通中國城市的香港,在下一次冷戰裡,沒可能替中國發揮上一次的作用」。出於這種考慮,「北京對香港的最優政策,應該是和香港分隔得越開越清楚越好」。◇#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貿易戰 中共欲聯歐抗美被指徒勞
中美貿易戰開打 大陸專家:北京無牌可打
中美貿易戰開打 香港企業首當其衝
中美貿易戰開打 港企損失慘重憂釀倒閉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