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話《笑得好》選譯

笑得好起死回生 不說晦氣話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氣: 509
【字號】    
   標籤: tags: , ,

這裡是有關「失言」的兩則笑話,人算不如天算,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想避也避不了。

失言:不打官事

有一家徽州人連年打官事,甚是怨恨。

一年除夕,父子三人商議說:「明日新年,要各說一吉利話,保佑來年行好運,不惹官事,好不好?」

兒子說:「父親先說。」

父說:「今年好。」

長子說:「晦氣少。」

次子說:「不得打官事。」

合三人所說三句共十一字,寫出一長條貼中堂,令人念誦,以取吉利。

元旦清早,女婿來拜年,見帖子,將它分為上五下六兩句念出來:「今年好晦氣,少不得打官事。」

癡兒說晦氣話

親家娶親,父攜兒同往赴席。

兒子正要開口說話,父親就叮嚀說:「他家娶親喜事,切不可說失志話。」

兒子回說:「不勞你吩咐,我曉得:娶親比不得送殯。」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

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

石老的〈自序〉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

從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的相似,惟今天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 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