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干公卿怒勿使天良負 不歌聖主恩但為蒼生訴

東海一梟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7日訊】網上有貼子:《中國民謠連環句咄咄怪事二十一》,挺耐人尋味的,如“舊中國共產黨不怕殺頭,新中國共產黨害怕挨駡”、“國外的消息怕國內人知道,國內的消息怕國外人知道”等等。作爲民謠,當然掌握不好批評的程度,有其片面性,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某種社會實際,特別是開頭一則:“解放前百姓怕政府說話,解放後政府怕百姓說話”,又讓老梟胡思亂想、感慨萬端起來。

解放前百姓怕政府說話,政府也是怕百姓說話的。電影電視裏,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在茶館裏接頭,墻上常有“只談風月,莫談國事”的標語。那時候學生“亂動”,當然要警察侍侯;報刊亂說,也是亟予查封!因此共產黨以自由民主爲號召,與國民黨鬥爭,節節勝利,萬民回應,終于驅逐了“蔣匪幫”,創建了新中國!

幾千年以來的專制獨裁統治者都是怕百姓(包括知識份子[士])說話的。著名的如周厲王,嚴禁國人發表議論,“使衛巫以監謗者,以告,則殺之”,果然立竿見影,“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大夥見了面,只能用眼晴交流,“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一副洋洋得意的民賊嘴臉,呼之欲出。可惜得意不到三年,便被驅逐了。又如秦始皇,一統六合,偉業千秋,爲了不讓知識份子們亂說話,乾脆一坑了之。結果民不敢言而敢怒,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天下回應,使秦家萬世基業只傳到二世便斷了香火。又如明清諸朝,製造一個又一個文字獄,以恐怖來封住文人的嘴…

文革時,四人幫是怕人說話的。于是,“右派”呀“現行反革命”呀“封資修”呀,大帽子滿天飛,大夥兒噤若寒蟬,只會“萬口嘵嘵頌聖恩”矣。然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腐敗分子邪惡勢力是怕老百姓說話的,如重慶綦江縣縣太爺張開科有句話:“管住群衆的嘴”,現已流傳天下,成爲名言。當時剛建好的綦江大橋突然坍塌,幾十個人死于非命,這句名言即是他反復强調的幾條紀律之一。對于那些官場惡勢力,老百姓的嘴如果不管緊,把他們的壞事醜事張揚出去,豈不“危害烏紗帽的安全”?奈何小小一張嘴比滔滔洪水更難防堵,張開科的烏紗帽還是被沖掉了,人也被沖進了監獄!

解放後政府是否怕百姓說話,不好妄下結論,我寧願看成這乃是別有用心者的“誣蔑攻擊”、“純屬造謠”。然而許多事實明明白白地擺著,讓我不得不相信空穴來風其來有自。

傳統媒體,乃黨和政府的喉舌,新聞要正面,輿論有導向,不必提了。就說有自由世界之稱的互聯網吧,政府發布的清規戒律之多,也是舉世無雙,而且動輒遮罩、封網。老梟近來閑得發慌,學會了上網,有不少“溫和”的貼子,或貼不上去,或删了下來,常搞得我百思不解、怒火滿腔!許多論壇上還有類似“莫談國事”的警告。

登壇吹牛,遐邇轟動,贊美之辭,紛至沓來。同時也收到不少友好或不太友好的關照:如“風大,保重!”,“請注意維護xxx的形象,少提陰喑面,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切記,切記,小心,小心”,“禍從口出,多多保重”,最有趣的是一句:“風緊,扯呼”。

這是一句歷史悠久的黑話。瓦崗寨英雄程咬金,每逢打架,三斧頭之後往往繼以這句話。古時盜賊作案,如對手太强,逃跑時常這般招呼同伴,意謂:危險,快跑。

老梟非盜非賊,不偷不劫,只不過在網上說幾句真話、心裏話,居然“風”也會“緊”起來,未免太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吧。是有關網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還是“有關部門”神經過敏?

老梟一介草民,膽子雖小,却也不肯就此閉嘴。該說的還得說,想寫的還要寫。只問事之是非,不管風之鬆緊。

李寒秋在《答余杰君》中寫道:“如果承認自己沒興趣或者乾脆就是沒有能力來建設國家,那麽就不要對那些真正在建設國家的忠誠之士冷嘲熱諷,或者再添亂搗蛋,至少要多做些自我批評。如果知道仕途凶險,宦海無情,自己根本就不敢去淌混水,那麽就更加應該對那些國家與民族的脊梁心懷敬意與同情,同時自己就不要再抱有高人一等,唯我獨醒的道理優越感了!”

這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攪混水!對“真正在建設國家的忠誠之士”,人們當然“心懷敬意與同情”,然而,對于泛濫的腐敗現象、猖獗的邪惡勢力、紛紜的社會弊端,真正的知識份子,不但應“抱有高人一等、唯我獨醒的道理優越感”,不但要“冷嘲熱諷,”而且必須痛斥、揭露他們!以期“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推進民主化進程。至于有沒有用,那是另一回事。“仕途凶險,宦海無情”,恰恰說明官場病了,體制出問題了;而一個“禍從口出”、言論定罪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正常的時代!

2001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有一篇介紹著名律師張思之的短文,文尾有一段張先生的座右銘曰:

“真正的律師,必有赤子之心:純正善良,扶弱濟危,仗義執言,疾惡如仇。决不屈服于壓力,向結髒官,徇私舞弊;决不奔與豪門,拉拉扯扯,奴顔卑膝;决不見利忘義,禮拜趙公元帥,結緣市儈;他自始自終與人民站在一起”。說得多好啊。范曾先生說過,憂思難忘是中國知識份子的遺傳基因。知識份子就應具有這種“深深低首惟真理”的膽識和勇氣。

南熏老人有詩曰:

寧干公卿怒,勿使天良負。不歌聖主恩,但爲蒼生訴。

擲地有聲的詩句,顯示了一個曆盡滄桑的老詩人堅持真理的錚錚風骨。謹抄下來與朋友們共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農村的最新民謠 (12/6/2001)    
  • 大陸民謠連環句:咄咄怪事二十一 (12/6/2001)    
  • 劉曉春 :當下中國大陸民謠的意識形態 (11/29/2001)    
  • 從民謠看民間情緒 (11/28/2001)    
  • 大陸農村的最新民謠(3之2) (11/15/2001)    
  • 師濤:“七一”講話是一場“剪辮子”運動 (11/12/2001)    
  • 農村的最新民謠(之1) (11/10/2001)    
  • 從瓊瑤劇的流行看大陸文化的頹廢 (10/17/2001)    
  • 校園民謠歌手朴樹﹕結婚等于接受一場騙局 (10/6/2001)    
  • 喉舌難掩官員丑行:中共官場「包二奶」寫真 (9/9/2001)    
  • 大陸腐敗的群眾基礎 (9/4/2001)    
  • 【自由鳴放】最新民謠——中國現實速寫 (8/24/2001)    
  • 【自由鳴放】最新大陸民謠:國企公司十二般變化 (8/7/2001)    
  • 從民謠看共產公檢法 (8/5/2001)    
  • 最新大陸民謠:當代國企八大怪 (8/1/2001)    
  • 田震—從”黃土高坡”走來的執著的歌者 (7/25/2001)    
  • 民謠﹕應該向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學習 (6/16/2001)    
  • 手機傳遞敏感信息 北京當局要封殺 (6/10/2001)    
  • 民謠歌手代表人物鮑勃-迪倫英雄六十 (6/2/2001)
  • 相關新聞
    民謠歌手代表人物鮑勃-迪倫英雄六十
    手機傳遞敏感信息 北京當局要封殺
    民謠﹕應該向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學習
    田震---從"黃土高坡"走來的執著的歌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