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超群:台灣科技業的真正對手是南韓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3日訊】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今天表示,台灣科技業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南韓,台灣必須警覺南韓的重新出發,台灣一直做代工,卻不知為何而戰,在系統單晶片時代,台灣科技廠商上中下游必須垂直整合,並知道為何而戰。

據中央社12月3日報導,盧超群今天接受記者訪問時,以南韓三星電子為例 ,針對南韓產業歷經1997年金融風暴洗禮後重新出發的 成果,除了予以肯定之外,並特別指出,台灣產業真正 的對手不是中國大陸,而是南韓。

盧超群說,1997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時,南韓很多 公司都受到重創,但現在南韓很多公司卻展現了新生命。例如,南韓三星電子就自發性地進行內部重整,今年全球DRAM產業大多數廠商都沒賺錢,唯有三星電子大賺,三星今年TFT-LCD液晶面板邁入第五代技術的生產,行動電話手機也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名,DVD播放機也賣得好,三星的體質越來越強,南韓其他的半導體廠如現代、LG以及別的產業,市場相對縮減,成為三星獨大以及很多小的新公司興起的現象。

他表示,台灣有很多中型公司,但沒有一家公司的 垂直整合能做到像三星這麼完整,三星設計能力強、產 品線完整、近年在國際行銷上也更靈活,在系統單晶片 時代,垂直整合將充分展現優勢。

例如,三星本身也開發製造行動電話手機元件, 50% 的元件賣給自己的手機部門,另外 50%的元件則賣 到市場上。這種作法,可以讓三星既能掌握產品驗證時 程,又能學習市場經驗。台灣很多元件公司的業績起起 伏伏,就是因為產品在客戶端的驗證期太長,高階產品動輒耗上9個月的時間驗證,產品設計時間長、驗證期也長,結果產品上市後的生命週期很短。IC設計公司如果沒有不斷開發新技術,就沒有辦法維持公司的成長。

他指出,很多台灣科技業者想到大陸市場發展,就 是因為認為大陸市場需求產品以低階為主,產品驗證期 也會比較短。但若台灣的系統廠商如果能多採用本土製造的元件,就可縮短本土元件的驗證時程。

他說,台灣產業過去一直把重心放在從事代工,但 卻不知為何而戰,當系統單晶片時代真正來臨時,從系統、設計到代工都要知道為何而戰,如果不知道應用市場到底需要什麼產品,代工廠商只能承接客戶的短期訂單,而且這種急單現象會越來越多。

盧超群主張,台灣要有宏觀策略,使得企業能有成 長機會,而且也要體認競爭對手是南韓。例如 LCD產業 ,說穿了就是南韓大戰日本與台灣。台灣產業迎戰南韓 ,要具備美國的創新能力與系統晶片設計能力、日本的 量產技術、以及具備市場,因此台灣得從日本尋求策略 聯盟伙伴、從美國矽谷尋求高階設計人才、並且以大陸 市場進行產品驗證,三者缺一不可,少了一環就會拼不 過南韓。

他指出,南韓在大陸的佈局很深入,例如CDMA行動 通訊,南韓在手機以及基地台方面都有佈局。他相信再 過 2年,等到上海新興晶圓廠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公司在 大陸蓋12吋廠時,南韓廠商如三星等,就會到大陸設晶 圓廠。因此台灣廠商要加油,要趕快結盟才可搶得商機。他表示,1970年代科技業是技術導向,所以英特 爾興起,1980年代是製造導向,所以日本第一,1990年 代是元件時代,台灣抓對了方向,所以台灣半導體業崛 起,但是台灣以代工為主,元件內容仍是由客戶來定義 ,邁入21世紀後是應用導向,產品在不同市場要有不同 的特色,這時候需要的是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台灣產業 當年在垂直分工上做得很好,但是在系統與應用成為主 導力量的時代,垂直分工不見得有利,台灣廠商不能再 單打獨鬥,而應該努力做好垂直整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GOLD:中國經濟之癌
顧問促港府支援環保科技業
環保業者研發出塑膠裂解煉油技術
美高科技業不景气 H-1B 簽證減少一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