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張耀傑:“爲演員的青春請命”的田漢

張耀傑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7日訊】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藝術上的“百花齊放”,學術上的“百家爭鳴”,應該成爲我國發展科學、繁榮文藝的方針。5月26日,中宣部部長陸定一向文藝與科學界作了題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講話,闡述毛澤東的“雙百”方針。就是在這種政治氣候和文化氛圍中,田漢直接參與製造了“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政治化的戲劇事件。

1953年,浙江省昆蘇劇團在田漢支援下,根據清代朱素臣的《十五貫傳奇》(又名《雙熊夢》)原著整理改編了昆曲《十五貫》,遭到當地有關領導的反對與阻止,罪名是“把封建人物理想化了,……沒有表現群衆的力量”。1956年初,田漢到浙江審看演出後,建議文化部安排晉京演出。1956年4月,在田漢的具體操作下,昆蘇劇團來到北京,在廣和劇場進行公演,第一天只賣出40多張票。田漢一方面聯合梅蘭芳、李少春、戴不凡等人在報刊上大力捧場,一方面邀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最高層領導親臨劇場觀看演出,從而有了毛澤東兩次觀看演出,並向全國人民特別是公安戰線公開推薦的政治操作。步步跟進的周恩來乾脆提出“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的經典話語,把《十五貫》的改編演出,定性爲“爲進一步貫徹執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樹立了良好榜樣”。納入政治操作的《十五貫》,因此取得在北京連演46天,有7萬多人觀看演出的大好成績。

《十五貫》在京城熱演的同時,田漢仿效著《十五貫》中“體民苦,察民情,平生願,效包拯”的青天大老爺況鍾,與老朋友翦伯贊一道,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到湖南、桂林等地視察。

1956年5月23日,田漢回到家鄉湖南長沙,以微服私訪的方式,參觀了“樊西巷益昌裏湘劇二團宿舍”,所看到的是極不人道的生存環境:

“上下兩層樓房住了140個人。樓下大廳住了十幾家人家。隔一層帳子便是一家。單身藝人兩個人一鋪。也有青年女演員住在兩對夫妻的當中的。人既擁擠,地也潮濕,身體和精神的健康都不能保證。”

5月28日,田漢邀請20多位老藝人到天心閣參加茶話會,由於當天下著小雨,田漢稱之爲聽雨會。聽雨會上,田漢瞭解到許多觸目驚心的人間悲劇:

“彭鳳蛟才老先生和名淨羅元德都是碩果僅存的前輩,這次卻看不到他們了。彭先生70多歲了,年老家貧,還有一位老妻,無以爲生,曾在街頭賣過兩年蚊煙草紙,日子過不下去,一度自殺未遂。文化局知道了,津貼了他一些錢,但不解決問題。他又不願多向人求告,終於自殺了。其後又有羅元德,唐華政,秦連哈,陳炳奎,陳新燕的事。……”

在聽雨會的第二天,田漢觀看了當時還叫藝聯湘劇團的湘劇二團專門爲他演出的《雙包案》(又名《追魚》)。按照傳統慣例,扮演假包公的丑角演員王申和沒有准詞,可以在臺上即興發揮,於是便編出“王朝馬漢兩邊排,田青天已到湖南來,爾等有何冤情事,一一從頭訴將來”之類的臺詞,有青天之心卻無青天之膽的田漢,當即到後臺批評王申和,消除負面影響。

在桂林期間,田漢見到的情況並不比長沙好多少:“不止一般演員住得很苦,有名的桂劇武生小蘭魁夫婦和名旦玉芙蓉都住得很苦。……我們去訪問她的時間玉芙蓉正在進午餐,只有一樣菜——辣椒粉拌苦菜葉。她苦笑著讓我們拍了一個照。人們勸她少吃辣椒,免得壞嗓子。但她說:‘不吃辣椒叫我吃什麽?’”

回到北京,田漢把上述情況寫進《必須切實關心並改善藝人的生活》一文,同時還向中央寫出相應的彙報材料。隨後,田漢再一次到南方出差,回到北京時調門升得更高,下一篇文章的題目乾脆叫做《爲演員的青春請命》:

“在上海一次演員座談會上,我聽到好些女演員像孩子似的痛哭。……問題在於今天她們的才能應該得到更好的發揮的,卻因爲領導上缺乏對演員的更細緻親切的關懷,把她們擱置在那兒好些年沒有適當的使用,每天的寶貴光陰消耗在按時上班看書,看報,聊閑天,開沒有完的無謂的會,幹業務以外的一般瑣碎工作。……這個問題和廣大藝人的生活問題一樣必須迅速獲得解決。”

周恩來看到田漢的材料後,一次性拔給文化部500萬元專款用於安置困難藝人的生活。文化部同時還就禁戲問題下發通知:“除了反對現時政治的節目需要經過一定的組織手續審查決定禁演外,不得加以禁止。”田漢的“請命”一時間取得不小成績,並被文藝界傳爲佳話,卻爲他在以後的政治運動中被批判、被革命埋下了伏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專家認為﹕兒童劇能夠促進素質教育 (2/27/2002)    
  • 古典音樂電影盛宴 (2/26/2002)    
  • 當章子怡遇上張藝謀–一個明星的誕生 (2/25/2002)    
  • 從趙薇陸毅到F4–解析一夜走紅的明星公式 (2/25/2002)    
  • 比賽平淡無奇最后入球主宰戰局-兩大社評冠軍杯 (2/21/2002)    
  • 肯尼亞舉行國際木偶戲劇節 (2/18/2002)    
  • 韓國當紅演員出唱片 “氧气美女”李英愛熱賣 (2/18/2002)    
  • 蘇有朋身價不凡 為台灣新生代偶像的二十倍 (2/17/2002)    
  • 美聯主席懸紅廿萬緝兇 (2/7/2002)    
  • 搜狐反控新浪侵犯版權 (2/2/2002)    
  • 不湊熱鬧也不拿稿酬—濮存昕出書為自己做總結 (2/1/2002)    
  • 從通緝要犯到政院秘書長 –李應元其人其事 (1/23/2002)    
  • 長生殿 白先勇談羅曼情史 (1/20/2002)    
  • 高楓否認中戲的前任女友是章子怡 (1/8/2002)    
  • 港台明星搏命演出 成龍受傷排第一 (1/7/2002)    
  • 兩廳院首次動員藝術家舉辦戶外跨年活動 (12/26/2001)    
  • 紐約市政府花重金買戲票重振百老匯 (12/18/2001)    
  • 冠軍爭奪難成懸念 申花永遠花開“二”季 (12/18/2001)    
  • 中央電視臺造假新聞不小心又露馬腳 (12/16/2001)
  • 相關新聞
    港台明星搏命演出 成龍受傷排第一
    高楓否認中戲的前任女友是章子怡
    不湊熱鬧也不拿稿酬---濮存昕出書為自己做總結
    搜狐反控新浪侵犯版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