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策划了俄城大爆炸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6日訊】美國《洞察》雜志3月25日披露了一個驚人內幕───伊拉克與俄克拉荷馬市爆炸案有染!

3月14日,俄克拉荷馬市律師邁克.約翰斯頓受俄克拉荷馬爆炸案受害者的委托,在華盛頓地區法院對伊拉克政府提起了訴訟。起訴書中稱:“1995年4月19日,造成168人喪生的俄克拉荷馬市的法特穆阿聯邦大樓爆炸案系一場精心策划的陰謀,伊拉克政府無論在技朮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暗中為恐怖分子提供了幫助。”訴訟書中還提到,俄克拉荷馬市爆炸案的主謀之一泰里.尼可爾斯曾在菲律賓與1993年世貿爆炸案主謀拉姆茲.約瑟夫會晤過數次,而約瑟夫本人系伊拉克特工。

所有這些不能不讓人將當年那起震驚世界的爆炸慘案與伊拉克聯系起來。無獨有偶,麥克維的辯護律師斯提芬.瓊斯在其《揭秘:麥克維和俄克拉荷馬市爆炸陰謀》一書中,率先揭露了爆炸與伊拉克恐怖組織有染。瓊斯稱:“從新掌握的情況以及過去的資料來看,伊拉克的確與恐怖組織有關。我們曾四次前往菲律賓,調查泰里.尼可爾斯與拉姆茲.約瑟夫及其他恐怖分子秘密會晤的情況。來自菲政府情報部門的合作者艾德文.安吉利斯也對此進行了証實,而他本人曾成功地打入阿布沙耶夫組織的最高領導層,因此他的話完全可以采信。”

麥克維和伊拉克有染的新証據也于近日浮出水面。麥克維在1998年3月寫的一篇題目為《漫話偽善》的長篇文章中,他提到了自己制造爆炸案的動機,文中他一再把在爆炸中遇難的美國政府工作人員和在海灣戰爭中死于美國空襲的伊拉克人作類比,他激憤地問到:“美國民眾支持空襲伊拉克,只是因為那些挨炸的人是伊拉克的政府雇員,因此后者就‘死有余辜’﹔但是同樣的炸彈,如果落到俄克拉荷馬的政府大樓,炸死的同樣是政府雇員,這種行為便‘罪不可恕’───這是什么邏輯?!”

就在人們的目光聚焦在麥克維等人身上的時候,俄克拉荷馬市電視台女記者加娜.戴維斯也挖掘出了另一條表明伊拉克參與了俄克拉荷馬市爆炸案的重大線索───她發現,一個伊拉克的恐怖組織網絡已經在俄克拉荷馬市阿拉伯人社區深深扎根!

相信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一切終將大白于天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若對伊拉克動武 錢尼:阿拉伯國家未反對 (3/26/2002)    
  • 布什: 薩達姆‧候賽因應該被赶下台 (3/24/2002)    
  • 國際時事分析:錢尼中東之行成果有限 (3/21/2002)    
  • 敘利亞和埃及總統警告勿以伊拉克為攻擊目標 (3/21/2002)    
  • 九一一恐怖攻擊 美不排除兩伊涉入 (3/21/2002)    
  • 英國防大臣﹕英國准備使用核武器 (3/21/2002)    
  • 中央情報局抨擊伊朗 “玩兩面三刀伎倆” (3/20/2002)    
  • 美情報局﹕美國不排除兩伊与九一一有牽連 (3/20/2002)    
  • 美國副總統﹕美國近期不打算打擊伊拉克 (3/20/2002)    
  • 加拿大﹕“打擊恐怖匹夫有責” 愿協助美國打伊拉克 (3/20/2002)    
  • 中央情報局證實伊拉克接触過基地組織 (3/20/2002)    
  • 華盛頓郵報:薩達姆和拉丹早已勾結 (3/20/2002)    
  • 《紐約人》周刊:伊拉克情報机构一直和卡達密切勾結 (3/19/2002)    
  • 華盛頓時報:攻打伊拉克 美開始整軍備戰 (3/19/2002)    
  • 美國副總統切尼結束訪問巴林抵達卡塔爾 (3/18/2002)    
  • 英國外交大臣﹕尚未決定攻擊伊拉克 (3/16/2002)    
  • 美軍緊急發展專門攻擊堅固地下碉堡超級炸彈 (3/16/2002)    
  • 俄外長暗示不阻撓美對伊拉克採取行動 (3/15/2002)    
  • 布什﹕打擊伊拉克可能性存在 (3/15/2002)
  • 相關新聞
    布什﹕打擊伊拉克可能性存在
    俄外長暗示不阻撓美對伊拉克採取行動
    美軍緊急發展專門攻擊堅固地下碉堡超級炸彈
    英國外交大臣﹕尚未決定攻擊伊拉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