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專家憂心爆發第三次石油危機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1日訊】一九七三年阿拉伯國家聯手實施石油禁運,造成油價暴漲,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一九七九年伊朗回教革命引發另一場石油危機並造成全球經濟再次衰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曼九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東戰事不斷,可能引發第三次石油危機。

 據自由時報11日編譯報道﹐自中東局勢惡化以來,國際油價每桶已上漲約十美元,克魯曼認為,即使油價維持目前水準,不再大幅飆漲,油價體系也已受到嚴重衝擊,而且未來可能還會遭受更多衝擊。

 政治分析家認為,儘管伊拉克決定停止原油出口一個月,類似一九七九年的石油禁運行動不大可能再次發生。但克魯曼指出,一九七九年石油危機並非蓄意的禁運行動造成。據克魯曼的解讀,當年的石油危機類似於美國加州最近這一次電力危機,兩者共同的關鍵點在於市場供需吃緊,無法完全以價格反映。在這種情況下,個別生產者︱加州的電力公司及九七年的產油國,都握有很大的市場力量。即使沒有真正出現產能短缺,但藉由減產來提高價格,符合每個生產者的利益。 克魯曼表示,全球原油市場目前仍有每天七百萬桶的剩餘產能,稱不上吃緊,因此日產兩百萬桶原油的伊拉克無法獨力引發一場石油危機。

 不過,剩下的多餘產能約莫相當於伊朗與利比亞的總產量,而利、伊兩國也有意跟進實施禁運。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中東政治局勢稍有惡化,就會導致市場吃緊,市場力量的邏輯將再度抬頭,產油國會認為,它們的利益來自減產,而非增產。 克魯曼指出,一九八五年波灣地區石油產量只佔全球總產量十八%,不及一九七三年的一半,但近年全球石油消費量迅速增加,已無可避免地必須提高波灣地區的產量來因應,因此,國際油價再度受到中東政局左右。

 一九七九年石油危機發生後,原已飽受通膨之苦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為避免陷入通膨失控的惡性循環,紛紛提高利率,結果通膨雖獲得控制,但也嚐到經濟衰退的惡果。

 不過克魯曼認為,當前主要的憂慮不在於通膨,而是油價可能大幅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油價每上漲十美元,相當於增稅七百億美元,大部分負擔將落在中低收入家庭身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伊拉克停止石油出口 國際石油价格再度攀升 (4/11/2002)    
  • IBM警訊拖累道瓊 科技類股開盤重挫後反彈收高 (4/9/2002)    
  • 伊拉克暫停出口刺激油價攀升 (4/9/2002)    
  • 委內瑞拉總統開除罷工石油公司董事 (4/9/2002)    
  • 伊拉克宣佈暫停出口石油30天 (4/9/2002)    
  • 大陸違規加油站氾濫引發市場惡性競爭 (4/8/2002)    
  • 委內瑞拉工會號召總罷工 (4/7/2002)    
  • 伊朗呼籲對西方採取石油禁運 (4/6/2002)    
  • 伊朗喊話 力促中東對美國等實行石油禁運 (4/6/2002)    
  • 民進黨與勞工運動「疏離化」? (4/6/2002)    
  • 中東局勢緊張觸發石油供應危機 (4/5/2002)    
  • 油價暴漲 能源政策須速過關 (4/5/2002)    
  • 石油國組織排除提高產量可能性 (4/5/2002)    
  • 大陸重點國企 首二月利潤下降37% (4/5/2002)    
  • 油价上揚為投机所致 OPEC目前無意增產 (4/5/2002)    
  • 中東緊張 油價上漲 引發衰退懮慮 (4/5/2002)    
  • 中東形勢緊張 道瓊接連四天下跌 軟件類股再挫 (4/4/2002)    
  • 中東風雲緊 油價節節升 (4/4/2002)    
  • 中共資中石化計劃今年裁員二萬人 (4/4/2002)
  • 相關新聞
    中共資中石化計劃今年裁員二萬人
    中東形勢緊張 道瓊接連四天下跌 軟件類股再挫
    中東緊張 油價上漲 引發衰退懮慮
    油价上揚為投机所致 OPEC目前無意增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